第A05版: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楫扬帆再出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1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楫扬帆再出发
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四周年回眸
组建“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广义为“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
为立功现役军人家庭上门送喜报。
为退役军人开展健康体检。

    2019年,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4年来,江门退役军人得到了更优质的服务,社会崇军拥军氛围愈发浓厚,就业创业的奋斗路上出现了更多退役军人的身影,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一直在江门这块热血土地上赓续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退役军人工作奋楫扬帆,勇立潮头;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重要力量。

    文/图 张华炽 黎达豪

    擘画蓝图

    不断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江门市素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曾6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9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全市现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9.34万人,100%建立纸质版“一人一档”,其中有4.36万人为中共党员,也全部实现“一人一档”纳入基层党组织管理。全市现有烈士纪念设施356处,烈士1351名;全市现有退役军人创办企业5306家。

    4年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对退役军人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各级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年”“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矛盾攻坚化解年”“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部署,扎实做好退役军人的政策配套、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军休服务、拥军优抚、褒扬纪念、服务管理、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情暖老兵,紧跟党走”主题活动,深入实施退役军人扶弱、赋能、就业“三大行动”,推动江门市第六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有力推动了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江门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首创,成为全国首个80周岁以上孤老(独居)退役军人保险服务全覆盖的城市,成立了广东省首个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老兵调解室,设立了广东省首个高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高铁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江门站),成立了广东省首个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6月初,广东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江门召开,江门市有关经验做法在会上交流推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走进江门。退役军人事务部到我省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蹲点抓落实”工作,我市作为全省地市代表、新会区作为县(区)代表,接受了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检查,有关工作得到了部、省厅的充分肯定。制定实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把推动退役军人工作精准分类、精准服务、精准保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此外,江门还是广东省退役军人信息化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

    4年里,市委市政府不断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以服务保障退役军人为中心,从建立四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数据采集、悬挂光荣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帮扶救助,到制定完善的《江门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举办随军家属专场招聘、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推出98项拥军优抚措施、开展社会化大走访慰问等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拥军优属活动,有力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提高技能

    多举措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安置

    “作为一名老兵,深知创业不易,通过这个平台,知道道路并不孤独。”获得2022年江门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的江门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海说道。该比赛决出了一批优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项目,打响了“江门军创”品牌,助推江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江门市“庆丰收、迎盛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我市正式向市民展示退役军人(农业)创业成果。

    “没想到还能有机会再次步入校园,这对我们退役军人来说真是特别好的政策。”2017年,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的学生谢周发选择参军入伍;回校后,他将部队中的优良作风延续到退役生活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2019年,五邑大学成立广东省首个高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广大志愿参军的大学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一揽子政策,一体化对接,一站式服务”,共协调帮助34人复学后转入新专业学习;完成232名入伍和退役复学学生的学费减免工作,减免金额300余万元;实行退役复学学生就业“兜底”政策,21名退役复学毕业生留校被聘为行政、科研助理。

    抓“赋能”,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技能。一是做好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2019—2022年我市参加线下适应性培训人数为3043人。二是开展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通过集中组织和分散安排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培训,举办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操作、短视频制作、安保员、电商、叉车等培训项目,共组织各项技能培训27场次,退役军人参加各类培训1400余人次。三是落实技能提升行动。印发《江门市推进“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将退役军人培训列入技能提升十大工程项目,对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退役军人按规定给予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2021年以来,我市开展退役军人培训200余人次,享受技能提升补贴20余万元。落实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补助资金,2019年至今,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有300余人,享受培训费补助170余万元。四是发动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2019年以来参加中等职业学历提升的退役士兵共计396人,参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历提升的退役士兵共计1175人。

    抓“就业”,为退役军人谋出路。目前,我市60岁以下的退役军人共4.1万余人。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3场次,参加企业4205家,提供就业岗位4.2万余个,参加人数52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约1400人。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出台政策,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工作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在招录专职网格员、社区专职工作者中优先招聘退役军人。截至2021年共发放就业创业补贴300.32万元,惠及退役军人342人次。加快制订《江门市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全市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教育培训(实训)基地12个,如在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建设“一中心两基地”,并申报全国首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支持退役军人创业,2019年以来多名退役军人参加省、市创业创新大赛获得名次。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主动对接退役军人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全市累计成功推荐就业1807人,直接参与帮扶工作人员500余人。

    幸福成色

    优抚体系帮困政策暖人心

    4年来,全市以“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

    以“扶弱”为抓手,为退役军人解难题。按照“量力而为、尽力而行”的原则,通过加强走访联系,强化落实政策和提供适度帮扶的途径,为确有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抚待遇,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临时性、应急性等多渠道、多层次的额外帮扶援助。一是落实分类帮扶、就业推荐,2021年4月,全市就业困难的322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动态“清零”。二是为全市13624名退役军人申请“解三难”帮扶救助,共计支付1758.5万元,其中,生活困难救助6956人次,支付618.4万元,医疗困难救助6404人次,支付1027.3万元,住房困难救助264人次,支付112.8万元。三是全市共计帮扶慰问83249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款共计4218.26万元,成功为393名退役军人申请拨付省应急救助资金798.48万元。四是联合市慈善会共同设立“江门市慈善会退役军人帮扶救助慈善项目”,已收到各界捐款101万元,专项用于对烈属、困难退役军人及其直系家属进行帮扶救助。2021—2022年度,共对43名困难服务对象开展帮扶救助,支出慈善项目资金29.3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涉及疾病帮扶、修缮危房、助学和“三属”慰问等方面。其中疾病帮扶4人,支出5.2万元;困难退役军人学生助学帮扶2人,每人帮扶3000元;危房修缮9人,支出13.56万元;“三属”慰问28人,支出11.2万元。

    江门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江门市慈善会筹集到住房重建救助资金,帮助74岁的退役军人甄福庆在2023年元旦告别了岌岌可危的旧房,搬进了新房。崭新的平房、洁白的墙面、全新的家具……甄福庆看着重建后的新房,挥手向旧房子告别,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只是我市退役军人部门“扶弱”工作的一个缩影。

    耀眼荣光

    社会尊崇氛围日益浓厚

    4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领全局,讲好“两个故事”,营造尊崇氛围。

    一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百年精神。我市现有烈士1351名,烈士纪念设施356个。近两年,全市投入626.6万元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作。制定了《江门市烈士纪念设施巡查巡检工作制度》,在各县(市、区)设立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红色驿站”,聘请退役军人担任讲解员,通过“红色讲堂”“老兵口述历史”等方式,向学生、党员干部、群众讲述红色故事,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作用。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共吸引包括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员工、市民等4.6万人次学习参观。

    二是讲好先进故事,传播榜样力量。4年来,全市共评选出169位最美退役军人、21位最美军嫂和21户最美家庭,开展了“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情暖老兵 紧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全市悬挂光荣牌93446块,悬挂率100%。开展军地双方为现役军人送喜报活动,组建退役军人思政教育专家团队和思政指导员团队,常态化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政企”系列活动54场。组织举办退役军人先进事迹采写活动,采写全市一、二等功臣事迹,编印《五邑赞歌》《侨都战友》等刊物,弘扬红色故事。

    凝聚力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变换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初心。感觉还和部队上一样,正朝着目标任务前进,在服务人民、回馈社会中体现退役军人的价值担当。”获评2022年“最美兵支书”的江海区威东村党总支书记李泽伟说道。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连续几年持续增长。威东村获得了“广东省卫生村”“江门宜居村庄”的荣誉称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党组织的肯定。

    李泽伟的经历,是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以来整合老兵力量,用好“两支队伍”,发挥先锋作用的一个体现。

    一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用好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我市成立了“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伍覆盖全市580支服务分队,退役军人志愿者30025人。各级志愿服务队组建以来,共出动42820人次开展活动19285次,在疫情防控、社会应急、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等重大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新会区三江镇战友服务队自2017年1月成立以来,积极投身文明创建、乡村改造、三清三拆等活动,仅开展护河活动就达百余次,被三江镇政府授予“民间河长”称号。又比如,江门市最美退役军人——鹤山市龙口镇袁玉申,不仅自己捐血超2万毫升,更牵头组建鹤山市献血义工队,队员规模达500多人。用好党员结对队伍,发挥手拉手帮战友作用。组织开展“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从“帮思想、帮学习、帮就业、帮创业、帮解难、帮维权、帮健康”着手,为确实存在困难的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至今,全市共发动1794名退役军人党员与2194名困难退役军人达成帮扶结对,已成功为1956名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决思想问题275名、帮助学业困难36名、推荐就业59名、帮创业108名、帮解困917名、帮维权6名、帮健康555名。

    4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推进退役军人村干部培养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206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退役军人两委干部共502人,占比41.6%,学历比上届显著提升,退役军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38.1岁,最小的只有20岁,年龄明显下降。新会区大鳌镇通过“鳌军之家”结对帮扶新退伍返乡退役军人,开展就业促进和创业引导服务,全镇没有退役军人因无就业而申请困难救助;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兵支书”通过“众筹融资、集约用地筑巢引凤”的富民强村渠道,实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0万元,实现12年间增长25倍;台山市斗山镇西栅村“兵支书”带领党员群众,将曾经贫困落后、负债累累的西栅村打造为集体经济收入全镇第二的富强村。

    “它是风雨来袭时坚强的后盾、可靠的依托,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的‘娘家’”“4年,收获的不只是老兵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更是军人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广大退役军人这样评价4周岁的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娘家”成了一个亲切温暖的代名词。

    “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走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宽阔大道上,退役军人工作者和广大退役军人肩负起历史使命,凝聚起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高扬风帆、破浪远航,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