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对一”精准帮扶 “心贴心”共育成长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对一”精准帮扶 “心贴心”共育成长
江海区用心用情扎实做好特殊学生帮扶教育工作

    她沉静懵懂、腼腆内向,先天性耳聋让她无所适从,一份班主任的爱心接力,让她渐渐打开心扉,从此“低音世界”变得缤纷多彩;他情绪暴躁、不服管教,彷徨在迷惘的青春路上,一位法治副校长的及时介入,让“迷途羔羊”重新找回方向;他不善交流、行事乖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一个人的捉迷藏”,一个班集体的温暖包容、团结友爱,让“闷葫芦”在友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2022年9月,江海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各校法治副校长组成“一对一”帮扶领导小组,多方联动,全方位落实《特殊学生“一对一”精准帮扶方案》,要求各校安排一名学生信任的老师帮扶特殊学生,通过谈心谈话、家访、心理干预等手段,对特殊学生进行帮扶,切实将特殊学生帮扶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全区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全面开展摸排建档工作,建立特殊学生帮扶机制,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精准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学困生、留守学生、行为偏差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力度,从学习、生活、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个孩子的独特都需要被看见,每个孩子的未来都值得被呵护……育人路上,江海区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用心用情扎实做好特殊学生帮扶教育工作,让关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统筹/罗双双

    文/罗双双 潘诗欣 苏颖 李彤

    1

    一场班主任的接力

    让“低音世界”缤纷多彩

    近日,外海街道一小学举办语文特色作业“生活日记”比赛,学生小静(化名)获得了年级一等奖,缤纷多彩的画里铺满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小静马尾扎得高高的,当别人讲话时,她习惯用一双深邃的杏眼专注地盯着他们的口型。她写得一手端正的字,画画也很漂亮。新学期升班后,小静的班主任陈老师接过学生档案时,“一对一”帮扶的重担同时交到了她的手里。资料上显示,小静在出生时被诊断出有一只耳朵患有先天性耳聋,家里人带着她奔波于各大医院进行治疗。在她一岁半时,花了23万元做了一个人工耳蜗。虽然借助人工耳蜗,她的这只耳朵也能听到声音,但与别的孩子比起来,她的世界要“低音”一些。

    “刚入学时,她有点害羞,很少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小静一年级时的班主任黄老师说。考虑到她的情况,黄老师将小静的座位调到了前三排,方便她更清晰地听清授课内容。同时,黄老师还安排了几个性格外向、随和的同学坐在小静的旁边。不仅如此,观察到小静写字、画画的优势后,老师们也常常鼓励她多参加相关比赛和活动,帮助她建立自信心。

    “现在的小静,上课积极举手的次数多了,也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生活上的琐事、学习上的问题,她也会时常来找我咨询。在我看来,她和别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陈老师说。

    课间,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晴晴和婷婷正在和小静拉着手聊天、打闹。她们是三年的同桌、好朋友。“小静画画很棒,上课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成绩越来越好。”晴晴说。

    校长声音:

    “了解到小静的情况后,学校积极申请,为她争取到了广东省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同时,通过‘一对一’帮扶,努力帮助小静建立自信心。”该校校长表示,学校一直践行互助互爱的入学教育,持续关注每位学生的情况,并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期末测试、提供心理咨询等,为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2

    一位法治副校长的帮扶

    让“迷途羔羊”知错能改

    上课铃声响起,初中生小志(化名)拿好书本,走到课室前面第三排坐下。这节是他喜欢的英语课,只见他双臂叠放在桌面,腰杆挺直,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

    “上课时,他总会坐在靠前的位置;下课后,他会留在座位上翻阅笔记查漏补缺;晚自习时,他常请教老师和同学,有几次下课后他还问我借书来记笔记。”小志的英语老师、学校政教主任李老师欣喜地发现小志升班后表现比之前进步了不少。

    看到这一切变化,小志的父亲李先生感激地说:“太感谢老师们的帮助了!”

    小志的帮扶老师叶老师介绍,在两年多前的入学情况摸排时得知小志生活在重组家庭中,且父亲因后天原因导致双眼失明,适逢青春期,小志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学习差、情绪暴躁、经常违反纪律等情况,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出现了警情。

    “当时小志大声训斥了阻碍他玩耍的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报警。得知消息后,我马上赶到学校处理。”该校法治副校长、江海区外海派出所简警官说,小志的行为不构成校园欺凌,但造成了一定影响,他马上对小志进行了面对面的教育,为他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导他逐步改正。

    “小志的父母也非常关心他,父亲每天与我保持微信沟通,询问他学习、与同学相处的情况,母亲常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配合管教孩子。”班主任张老师说。

    在持续两年多的帮扶中,小志如“迷途羔羊”知错能改,目前行为习惯已改善很多,对历史、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他虽有点调皮,但乐于助人,学习也认真了许多,现在每天都会向我请教四五次呢!”小志的好朋友小怡说。

    “我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还希望可以成功扣篮!”即将中考的小志渐渐找到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法治副校长声音:

    简警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已有两年,平时每月到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和校园安全检查,如遇突发情况也立即到校处理。

    谈及小志的情况,简警官表示,每种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很正常,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在不良行为萌芽时就做思想工作,引导孩子把时间多花在学习上。“初中的孩子能听懂道理,在对小志进行两次思想教育后,他的情况已有了明显转变。”简警官说。

    3

    一个班集体的温暖包容

    为“闷葫芦”留足“生长”空间

    正值课间十分钟,课室外的走廊上,小学生小新(化名)默默地跟在同班同学浩浩身后,亦步亦趋,欲言又止。不等他发出邀请,聪颖的少年心领神会,随即转身讲出口令:“石头、剪刀、布!”简单的游戏让小新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新学期开学座位调整后,浩浩成了小新的邻座同学。浩浩认出小新就是那个在课堂上总是坐立不安,还老爱钻到课桌下的调皮同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浩浩用共同的喜好“奥特曼”,成功打开了小新的话匣子。自那以后,浩浩深受小新的信任,懂事的他也经常对小新照顾有加,俨然一副大哥哥的模样。

    其实,小新在学习上有困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对老师缺乏信任,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且不愿与人主动沟通交流。班主任李老师谨记上一任班主任梁老师的叮嘱与交代:要把小新当作普通学生一样来对待,用真诚和平等的对话去赢取他的信任。

    小新对浩浩的信任被李老师发现了,对于学生而言,更需要把小新当作普通同学。李老师和副班主任周老师便从小新信任的同学好友入手,引导同学们带动小新广泛参与班集体的活动,每两周调整一次班级座位,让同学们跟小新增进交流。通过班会课,为全班同学讲互助互爱的故事,树立和谐友爱的班风,让身边的同学都能对小新保持温暖与包容,给予小新更多的关爱,让他可以在友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渐渐地,不论是大扫除还是课间操,小新不再站在一边,漠然不动。课余时间,也总能看到他跟同学一起玩游戏的快乐身影,原来的“闷葫芦”逐渐变得活泼起来。“我们会持续营造和谐友爱的班风,构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同时加强与小新家长的沟通和对小新的心理辅导,进一步树立小新的自信心,让他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周老师说。

    同学声音:

    周五下午大扫除结束,李老师来到课室进行检查。当看到小新的课桌还未清理干净,他找来浩浩帮忙叫小新“二次加工”。只见浩浩二话不说马上把小新的课桌搬到课室后方的空地以便清理,然后转身牵过小新的手,拉着他来到课桌前一起清理。

    “虽然小新仍然会表现出自我的一面,但是在大家心中,小新跟其他同学一样并没什么不同。不论谁成为他的邻桌,大家都一样愿意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跟他交朋友。”浩浩说道。

    4

    一次次的鼓励和认可

    让学困生成功“脱困”

    “古诗词真难记,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小学生胡胡(化名)正请教她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她的“小老师”文文背诵古诗词有什么秘诀。“你可以通过拆分来记忆……”文文耐心地解答。不远处的语文老师李老师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从接班开始,李老师就留意到,这个初见腼腆、安静的女孩,其实熟悉后热情大方,还有点小调皮,也喜欢与老师聊天。然而,课堂上胡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作业书写潦草等问题也引起了李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注意。

    在与胡胡接触的过程中,李老师了解到胡胡与母亲、姐姐一起生活。父亲远赴国外工作,母亲常常忙于打理店铺,不太过问胡胡的学习,姐姐也只有完成作业后偶尔辅导她。

    李老师深深地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和教育。于是,李老师主动联系胡胡的母亲,告诉对方孩子的在校表现,并对孩子提出在家复习、学习的具体要求,希望家长配合监督。平日里,李老师都会细心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每当胡胡做了好事或者有了点滴进步,李老师便会伺机告诉胡胡的母亲,同时也鼓励她多表扬胡胡。时间长了,胡胡发现妈妈对自己变得更加严格,也更关注自己的学习了。

    在胡胡眼里,李老师是热心的、严格的,同时也是有趣的老师。李老师会常常找她谈心,不光有批评、提醒,也常常表扬她;为了让她认真对待体能测试的跳绳项目,还要求妈妈每天发视频用于检查;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还安排好朋友当她的“小老师”。此外,李老师还会把课堂变成实践,大家一起做鸡屎藤饼,学习腌咸蛋,在操场上放风筝……

    曾经的胡胡对学习并不太感兴趣。自从遇到李老师,她改变了。李老师有趣的课堂吸引着她,她不再分神,而是认真记录笔记;好朋友文文让她有了前进的动力,每次大考的成绩让老师惊喜,她期待着未来两人可以一起并肩前进;妈妈的关注让她不再松懈,即便在无法上学的时候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喜欢被称赞的胡胡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正不断前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长声音:

    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家校紧密合作,胡胡的妈妈对老师的用心和女儿的进步看在眼里。“李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的老师,女儿在她班上学习让我很放心。关于女儿的事情,李老师都会事无巨细地与我分享,这样也弥补了我因为工作忙而疏忽的地方。当听说她的好朋友成了她的‘小老师’,我非常开心,榜样的力量也无形中促进她成长。希望接下来,女儿也可以在学校继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胡胡的妈妈说。

    延伸阅读

    一支全员参与的心育队伍

    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1年7月,江门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十一中”)获评江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22年,十一中被选定为“心理关爱进课堂”项目的首批试点学校。该校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升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场所,全方位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构建了从校长到教师的多层次、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校全员参与的心育队伍有三支,分别是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全体教师队伍。”十一中德育副校长罗艺华表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制定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课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指导和培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队伍的主要职责是,在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的指导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引导、教育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全体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学科渗透心育,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并报告学校。三支队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罗艺华介绍道。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