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在台山市人民医院救治患者的第一线,不断传来监护仪器的运转声。病房里是安静的,也是紧张有序的,医护人员低声交谈,不断商讨患者的最新治疗方案。一旦仪器响起警报,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聚集到患者身边,进行抢救处理。
当前,台山市本轮疫情已度过感染高峰期,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台山市医疗系统迎来了新挑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近日,记者走访台山市多家医疗机构看到,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他们争分夺秒、日夜奋战,践行医者仁心。
台山市全面推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坚持每日研判分析,统筹调度全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医护队伍,畅通急诊与住院部的收治通道,及时增加医院重症病床,最大程度扩容收治能力,强化药品和医疗设备、物资保障,满足群众看病用药需求,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实习生 赵子颖 通讯员 台卫宣
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在台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全科室持续高压运行,患者年纪大,危重风险高。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心肺复苏……在该院的ICU,上演着“生死时速”的抢救画面。这里的患者是全院病情最为危重的,不少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医护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记者采访当天,该院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重症患者进行俯卧位排痰。对于全身插满各种管道的患者来说,排痰并不容易,需要医护人员利用医疗器械辅助,耐心细致为其抽取出喉咙里的痰。
“虽然发热门诊的求诊人数已经比高峰期有所下降,但仍不可松懈。”台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庆华告诉记者,自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到该院求诊的人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去年12月下旬,该院就诊高峰以发热门诊的发热患者为主,最高峰时,单日发热门诊求诊人数超过1000人次。如今,到该院就诊的老年人明显增多,他们年纪大,大多伴有基础性疾病,重症风险高,对医疗救治有强烈需求。该院按照台山全市统一调度、同向发力的工作要求,迅速调整人员、物资安排,打破专病专科专治的传统模式,全院开放逾1000张床位,所有临床科室住院部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台山市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特别是持续增加重症救治资源。目前,台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已配备ICU病床115张。为满足危重患者的救治需求,台山市积极扩容、增加床位供给,近日,台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各计划增加综合ICU床位21张、6张、5张。
多措并举全力救治病人
记者了解到,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不在少数,这让救治工作受到了挑战。但是,许多医护人员在康复后选择马上返岗,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我好了,我能上!”对从医18年的台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思灵而言,他的心始终牵挂着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李思灵到该院发热门诊支援了一周,如今又回到呼吸内科救治患者。“看到我的同事那么忙,我想早点回来,为他们分担工作。”李思灵说。
一个月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少人更是主动取消周末和假期,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
林奕堂是台山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去年12月,他刚刚完成支援广州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回到台山休整。此时正是医院发热门诊工作量快速增长的时候,林奕堂主动请缨,加入发热门诊一线岗位。他发挥在广州支援的工作经验,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快速识别低氧血症和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症状,及时有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台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同样专业、敬业,该院儿科主任助理陈婷女负责院内重症儿童的监护和治疗。日前临近下班时,该院儿科呼吸病区接诊了一名病情危重的2岁患儿。凭借着专业知识,陈婷女快速作出患者患有急性喉炎、III-IV度喉梗阻的准确判断,并第一时间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经过积极抢救,患儿转危为安。“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不会放弃任何抢救的机会。”陈婷女说道。
面对如今救治一线的高强度工作,为了保障治疗质量,台山市推动在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重症救治团队。其中,台山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由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病科等科室医生为主组成的专业团队,到不同科室病区进行跨科室指导会诊。
同时,台山市各医疗机构将通过集中培训,以电视电话会议、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疗知识。其中,重点将加强对重症、儿科相关业务的培训,确保储备一批可转换的重症、儿科医护队伍,可快速开展临床工作,尽全力优先保障老弱重小孕等重点人群的治疗救治,切实防重症,保障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