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兔年春节期间,恩平市丰江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健华利用互联网知识,筹划冬种产品销售年度方案。
“酒香也怕巷子深。”冯健华说,在如今网络信息、流量为王的年代,一味深耕产品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他认为,再好的农产品只有卖出去才是好产品。
2022年11月,恩平市拉开了冬种大幕,作为冬种“主力”产品的恩平马铃薯开启了新的轮耕。“这次冬种我们加大了与合作社社员的沟通合作,并提前对接销售渠道,给足了合作农户信心,保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冯健华对新一轮冬种抱有很大信心。
近年来,恩平市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要内容,在这当中,乡村人才是必备条件。虽是一名“90后”,但冯健华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马铃薯“土专家”。展望新一年,冯健华计划继续在销售渠道上做好“强基”,并在网络上进一步“补短”。
渠道不畅通、销售模式单一,冯健华也吃过这样的“亏”。因此,丰富销售渠道和模式,是冯健华今年给自己定下的重要发展计划。
从去年起,冯健华便积极与恩平市供销社合作,先是在牛江镇成立助农服务中心,乘着供销系统渠道东风,与大公司合作,达成订单模式交易,有效减少产销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幅度提高沟通、交易率。
近年来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着实对传统农业造成冲击,“经常有农户感叹‘为什么我的米、菜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钱?’其实,关键是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冯健华分析道。
要想更精准对接市场,把产品对B端(厂商或中间商)做到C端(消费者),就需要不断拓宽销售网络,获取更多买方市场信息。“这正好是供销社的一大优势,去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新增了2个客户,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带动周边更多农户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冯健华说。
除了加强线下多渠道综合发展以外,冯健华今年还瞄准了近年来新兴起的短视频平台,并已着手开始谋划在网上卖货。
“现在我们已经不局限于只做马铃薯一个产品,我们合作社现有恩平富硒大米、马铃薯、番薯、干辣椒以及市场上需求量大的香料,这些产品我们都计划在年内上马网络销售平台。”为了做好产品网络销售铺垫,冯健华在2021年便策划设计了公司全新的Logo(商标)以及恩平富硒大米的新包装,打着地域优越性,计划把直播间拉到田头,开启直播带货,进入短视频赛道。
农历新年,冯健华祝愿每一位农户能够大获丰收。“丰收就是农业人最美好的愿景,希望新的一年,我们广大农业人都能迎来新的突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