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7版:百舸争流 奋进者胜——市委十四届四21/2023-02-06/T07/58111675618811429.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携手港澳向未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2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澳融合
携手港澳向未来

我市主动开展综合交通对接,高效通达港澳。图为深江高速(江门段)。郭永乐 摄
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为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创客空间。郭永乐 摄
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凌雪敏 摄

    一衣带水情相系,融合发展向未来。

    据统计,每5位香港人、每3位澳门人中就有1位是五邑籍乡亲。长期以来,三地经贸合作民相亲,文化交流心相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充分发挥自身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合作基础扎实等优势特点,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详细部署推进“港澳融合”工程。一年多来,江门牢记服务港澳初心,乘势而为,主动加强与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携手建设合作发展平台,深化与港澳在科创、产业、民生领域的融合,推动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文/林立竣 张茂盛

    A 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

    黄茅海畔迎风立,万里洋面巨龙卧。

    站立在黄茅海跨海通道施工便桥向上仰望,黄茅海大桥高达263米的主塔犹如一根“定海神针”,高耸入云,尽显通天之势。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加速建设,这个立于大海之上的大湾区未来新地标越发壮观美丽。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构筑起珠江口东岸及港澳地区辐射珠江口西岸、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主要高速通道,将为江门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桥飞架两地,迎来的不仅是珠江两岸交通的便利、人流物流要素流动,“大桥经济”渐行渐近。为抓住大桥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与港澳衔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南组团为重点,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南组团要抓住珠海至江门跨海通道建设契机,充分发挥连接港澳南通道的桥头堡作用,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南组团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包括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广海湾产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产业集群。

    打开地图,位于江门新会的银湖湾滨海新区毗邻港澳,与珠海隔海相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银湖湾滨海新区近年来发展提速。

    近年来,银湖湾滨海新区全力推进世茂碧海银湖文旅项目、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和御泉国际酒店度假区等多个省、市重点项目,银湖湾大道、中兴路、科苑路、知城路等交通要道加快建设。

    同样受益于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还有台山赤溪半岛,这个风光秀丽的滨海之地不仅是中国电能源重镇,也是大广海经济区重镇和核心起步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支持台山在黄茅海西岸赤溪半岛规划发展产城融合示范区,高品质建设滨海宜居、能源发展、临港经济、生态休闲四大板块,打造具有港澳风情的滨海新城。

    一年多来,赤溪半岛牢牢把握住黄茅海跨海通道、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大力推动大广海湾特色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全力开启新时代对外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一系列助力江门与港澳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例证了江门与港澳之间经贸往来的频密,交流之密切,也持续拓展了江门与港澳合作的深度广度,促进了与港澳的融合发展。

    B 深化与港澳科创和产业合作

    一年四季,岁月如歌,抢抓机遇,时不我待。以多元化合作为抓手,我市正不断深化与港澳之间的科创和产业合作。

    去年8月6日,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在香港、澳门、江门三地同步开启。中国侨都江门向全球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热情敞开怀抱、发出诚挚邀约。400多位海内外客商云集大会,111个产业、科技、融资项目现场签约。

    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2021年底,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全省率先构建“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一年多来,实验室已与美达锦纶、绿润环保、绿湖生物、国能台山电厂等一批本地企业顺利对接,率先开展“双碳”领域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助推绿色低碳发展。未来,江门双碳实验室还将“牵手”鹤山硅能源产业园、新会新能源产业园和台山电力装备产业园三大双碳产业园入驻企业,开展更多场景的“双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除双碳实验室外,我市还加强与港澳先进研发中心对接,深化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品、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中医药等领域合作。

    在蓬江区胜利路上,有一个由香港团队管理的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这个省级“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一直以来为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创客空间,为港澳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器,承载着许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梦想。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冯棠威博士来到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已有5年多时间,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在江门的创新创业之旅,研发的“无人药房”等产品为更多医院和患者带来了便利。目前,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超43%企业为港澳台及海外青年创办,港澳台人才占园区硕士博士及获得职称专业人才60%以上。这里走出了绿润科技、云讯电子、微电电子等一批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研发生产的固体废物处理自动化设备系统、无人分药机、全球节能效率最高的磁浮马达系统等项目和产品,已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着力提升与港澳合作水平,建设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江门还积极推进一系列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为港澳资本到我市创业创新提供更多机遇和平台。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加强与港澳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主动对接香港中联办、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澳门特区政府总部事务局、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等,大力宣传推介“港澳融合”工程,定期发布引资引智引才项目,同时引入市场化国际化服务理念服务标准,实施清单式管理,为港澳资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专业化服务。

    C 加强与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高速公路是缩短江门与香港、澳门时空距离、加速融入区域合作、推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往香港方向,深江高速(江门段)直接对接深中通道,串联西部台山、开平、恩平,成为粤西地区往来港澳及珠三角东部的快速通道,未来从江门出发,1小时内即可到达深圳,直抵香港。

    往澳门方向,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桩基已于去年内全部完成。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将成为珠西地区又一交通大动脉,承担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为粤港澳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

    有了高速公路的互联,也有轨道交通的互通。乘着时代之风,“江门号”中老国际货运班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运营,配合联动后续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货运为主),江门在海运、铁路、陆运、空运各环节上的优势将更加突出,“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物流基地将加快形成。未来,江门面向港澳沿海、背靠内陆腹地的地缘优势将充分彰显。

    接下来,江门市将以要素高效流动,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建设,主动开展综合交通对接,高效通达港澳,加快深圳至江门铁路、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至江门跨海通道等建设。

    内联外通,开放合作,江门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功能不断强化。

    智慧城市方面,江门与港澳主动开展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建设数据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共建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去年以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携手港澳特区政府部门推动实施“湾区通”工程,着力解决港澳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跨境流通难题,加快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优势互补。

    未来,我市还将主动加强与港澳开展绿色低碳能源合作,完善对港澳输电网络、供气管道等供能网络建设,助力港澳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主动开展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强化与港澳水科技合作交流,助力保障港澳供水安全。

    D 深化与港澳民生领域融合

    一直以来,江门高度重视民生,把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作为推进江门与香港、澳门三地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门是全国首个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的地级市。一年多来,我市继续用好“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和“江门—香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助力港澳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超450项江门高频服务事项以及超100项广东省内其他地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在我市打拼多年的江门市江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梁暖就对江门便利化的政务环境点赞,“现在方便多了,商事登记‘智能湾区通’等智能商事服务,让港澳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跨境办理江门营业执照。港澳籍员工也能像当地市民一样,拿到驾照、参加医保”。

    金融服务方面,我市还与澳门商业银行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将人社服务点延伸至澳门银行网点,服务基本覆盖整个澳门地区。在全国率先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目前已有7家江门银行与10家澳门银行建立合作联系。另外,我市开通“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为包括港澳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快速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推行“容缺受理”“一窗受理”“全流程智能办”等创新服务,不断简化审批手续,高效服务群众。

    江门通过全方位努力,织密公共服务“民生网”,创造有利于江门与港澳群众扎根落地、实现梦想的社会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彰显“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除了提升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功能,打造广东政务服务向境外延伸的样板外,未来,江门还将持续发力,推进在江门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同时,继续深化湾区合作办学,支持设立港澳台子女学校,积极引进港澳优质教育机构在江门设立办学机构,支持市属高职院校依托各自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与港澳院校多种形式的合作。江门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江门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同时,继续完善港澳居民江门就业、创业、置业、就医、康养和子女就学保障等服务,吸引更多港澳居民来江门学习就业生活。

    “我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内地居民及居住于内地的港澳人士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江门市首位获准执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江雪梅对湾区融合发展充满期待。

    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党的二十大奏响了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面向新的历史机遇期,江门将乘时代之风,坚持服务港澳初心,主动拓展,继续深化与香港和澳门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推动江门与港澳融合取得新一轮大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继续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贡献侨都力量。

    数读

    ●成立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引导和帮助港澳企业拓展RCEP国家市场。

    ●“侨梦苑”共引进港澳青年项目129个,聚集197位港澳青年。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超43%企业为港澳台及海外青年创办,港澳台人才占园区硕士博士及获得职称专业人才60%以上。

    ●在全国率先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目前已有7家江门银行与10家澳门银行建立合作联系。

    ●江门先后启用“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江门—香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成为全国首个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的地级市,如今实现超450项江门高频服务事项以及超100项广东省内其他地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殊荣

    香港青年 在江门打造“蔬菜王国”

    江门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因此许多港澳同胞前来江门工作创业、开创自己的天地,广东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鱼菜共生项目负责人罗伟特就是其中的代表。罗伟特曾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香港十大优秀青年”“2020年广东向上向善好青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等荣誉。

    2016年,罗伟特大学毕业后,和好友一同来到江门,连续6年扎根在农村,开展鱼菜共生技术科研攻坚,建成6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植物工厂和33.33公顷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并获得“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资质。如今,罗伟特的创业公司年营业额超过1200万元,打造了一个“蔬菜王国”,并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此外,他还义务组织8000名港澳青年在江门国家农业园区考察学习,组织60万名粤港澳青年参加线上活动,帮助港澳青年更加了解内地,加入大湾区创业发展的大潮。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