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本地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教育
浅谈“双减”背景下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读”占鳌头
以游戏引领美术课堂新精彩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读”占鳌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朗读素质的优劣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个别教师对朗读的重要性缺乏清楚认识,把课堂的40分钟主要用于提问、讲解,学生较少有读课文的时间;有的老师做到了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听起来课堂书声琅琅,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韵律性等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能善于向“性”而读,会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蓬江区荷塘镇禾冈小学 钟健强

    激发朗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瞩目的重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一些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如何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是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让学生重新热爱起朗读。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的、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做好分阶段朗读内容安排。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桂林山水》一文时,会先播放桂林美丽的山水视频,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的课文类型较多,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抓重点进行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理解“当事人”的真正感受,教师就必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抓住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读,并在读的过程中掌握读的技能和技巧。

    如《一夜的工作》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周总理无限的热爱和敬仰。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可以采取合适手段引发学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感悟作者对周总理一样的感情。

    朗读形式灵活多样

    在进行朗读训练过程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果只是单一枯燥地进行齐读、个别读,必然会影响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如果朗读只是停留在发声上,也自然不能达到设想中的效果。

    课堂上应选取什么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应视课文的特点而定,灵活运用。领读、分合读、表演读、对比读、竞赛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法各有侧重点,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优化课堂结构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年级、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适量的时间用于朗读,一方面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和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后,教师可以安排练读、朗读、诵读,争取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对课文的理解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因此,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更主动地吸收课程知识和课文内涵。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