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大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
“兔”飞猛进 奋起“狂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会勇担“首善”之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会区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教育管理机制健全“三大任务”,实施“十大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会区将发挥好桃荫别墅等教育基地作用,上好思政课。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日前,新会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市委“1+6+3”工作部署,加快“一园三中心”建设,吹响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力争用5年时间,将新会打造成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翻开新会教育发展崭新篇章。

    会上,《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有了更具象的解读,这将成为新会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新会是千年古郡,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传承至今。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名篇《少年中国说》振聋发聩,激励华夏儿女奋勇争先,“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更是对家乡新会影响深远。作为教育强区,新会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让教育真正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和原动力。新时代、新发展,教育同样需要改革和创新。新会区实事求是,立足大局,制定《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规划,新会区将充分发挥教育强区基础教育根基扎实的优势,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教育管理机制健全三大任务,实施“十大工程”,奋力将新会打造成为江门地区一流水平、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区,不断提高新会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悉,新会区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全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将实施优质学位供给、乡村教育振兴、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引育强师、卓越校长领航、思政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提效、结对帮扶共进、素质教育深化等“十大工程”,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教育问题,在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当先锋、开新局。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

    1.优质学位供给工程

    加快推进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制定《江门市新会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坚持以“新建”为主、“改扩建”为辅,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合理布局学位资源,“十四五”期间,计划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9万多个、学前教育公办学位约3600个。同时,创新学位供给机制,优化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足额配置教师资源,健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管理使用制度,挖潜创新教师编制配置。

    2.乡村教育振兴工程

    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把农村学校布局优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大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加快乡镇学校资源整合、提质增效。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深化“县管校聘”改革,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提升乡镇教育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延伸,建立健全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联系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教学质量专项督导。落实“园区再造”工程,以产业园区配套学校为重点,打造1-2家示范性区属乡镇名校。

    3.教学环境改善工程

    提升硬件设施设备,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标准,分步推进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硬件设施提升,逐步减少校际差异。推动智慧校园管理,建设智慧教研管理平台,实现全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授课、评课信息化,教研活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融通,建设全区教育质量测量平台。建设智慧教育展示平台,为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坚持“重教、提科、深研、强训”原则,充分发挥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区)教研基地”的作用,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综合课程改革实验、校本教研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全方位提升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学校办学模式,鼓励和支持学校特色、多元、创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外引”和“内提”,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引入清华大学等顶尖教育资源,在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固本强基行动、特色教育升级行动,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5.人才引育强师工程

    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制定《新会区“强师兴教”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方案》,“引高才”,引进新会区教育系统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杰出骨干高层次人才、优秀创新人才和优秀新苗人才)、名校长团队和优秀银龄教育顾问等;“招专才”,对接北师大、华师大、湖师大等高等院校,到校设点招聘新教师;“培英才”,加大师范类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对新会籍入学新生进行定向培育,打造“在编骨干教师+特聘拔尖人才”创新型师资团队。实施“名师培育”计划,通过“导师制”“名师制”“进阶制”等方式,平均每年培养骨干教师、校长、班主任不少于100名,深入推进实施“三名工程”,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与全国师范类985、211高校建立周期培养合作关系,实现全员全覆盖培训。在全区开展“比学赶超”教育教学活动,激发教师自我提升。

    6.卓越校长领航工程

    选优配强校长队伍,开展校长抓教学管理现状和成效“深调研”,坚持不懈做好中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的培养、配备和建设工作,加大专家型校长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人才储备,继续实施基础教育系统“青蓝工程”,坚持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完善后备校长人才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校长培训模式,加强校长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重点提升校长依法治校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7.思政教育创新工程

    创新思政课教学新模式,重点打造具有新会风格、新会味道的“红色+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用好地方特色思政教材,尝试将课堂搬进社区、人文景点、教育基地,打造本土特色思政教育课堂。创新思政课特色品牌,以品牌建设引领思政课建设,打造“启超家教家风”“《学习读本》进家庭”“性别平等教育”等思政品牌特色学校。创新思政课师资新组合,组建“校内+校外”思政讲师团,壮大思政教师队伍,丰富中小学实践育人形式和内容,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8.教育管理提效工程

    深化教师考核管理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好“制度牌”“标杆牌”“监督牌”,倾力打造“德业双馨”教师团队。完善《新会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同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选聘录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发展和管理全过程。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综合育人、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9.结对帮扶共进工程

    构建多维结对联盟。高频对接深圳等先进地区,积极推动新会区中小学校(幼儿园)与港澳、深圳、珠海等地区学校(幼儿园)建立“姐妹校(园)”。建立“新会区与台山市”结对帮扶关系。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各镇(街)中心小学教研组、中小学校之间全面对接,实现全区基础教育系统全口径结对。推动镇(街)结对,以镇(街)中心小学为主体,在11个镇(街)有针对性地探索开展片区教研联盟试点结对。对口直升学校结对,全区对口直升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关系,推进结对学校在品牌、管理、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多层次和全方位合作,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对,发挥民办学校办学优势,在新会区民办学校中优选试点学校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公办完全中学,推动优质民办学校与薄弱公办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10.素质教育深化工程

    全力培育“梁启超教育文化品牌”,以梁启超教育思想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融于新会教育事业发展中,培育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品牌、以“因材施教”为宗旨的特色教育品牌、以“家校联动”为纽带的家风教育品牌、以“趣味学习”为目标的劳动教育品牌。全力打造“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新模式,健全“五育”教师补充机制,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融入新会本土特色文化,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全力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新融合,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新格局。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