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保障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优势
消费市场“暖”起来 政策加力强信心
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展现人大担当作为
台山,向东!
首条“江门公汽共享校车”试点线路开通
“隐形冠军”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向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为江门市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区,台山在这个春天拥抱新机遇、打开新思维、塑造新优势,全面开启“向东”新步伐,前景十分令人期待。

    在2月6日召开的江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上,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指出:东部三区两市要聚焦发展定位、主攻方向,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力。台山,首次被列为“东部”城市,被赋予新的责任和要求。这是江门市委远观大局、综合全局作出的判断和谋划,体现了对台山长远发展的思考和关心。

    2月7日,台山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冲破“西部县区”传统思维,勇当江门东部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以新姿态、新形象构筑广东对接服务港澳、参与RCEP合作新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这是台山紧紧围绕江门市委全会最新部署作出的安排,从思维、定位、目标和举措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升级,令人耳目一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台山被列为东部城市,不是一个叫法称呼的简单更改,而是彰显了格局转换和视野调整。大格局新视野下的台山,其历史方位、责任定位、交通区位,都是“向东”的,不仅向江门东部,更是向大湾区东部,不仅是地理空间向东部,更是发展思维向东部。

    从责任担当看,台山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县域,肩负着国家和省、江门的重大使命任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大广海湾经济区写入其中。江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也提出,要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台山作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之一,肩上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从发展势头看,近年来,台山作为江门制造业扩张的“主战场”,产业集聚区快速崛起。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5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排名江门地区第二。北部工业新城,汽车零部件、金属新材料、农机智慧化三大专业产业园加速发展,有17个超亿元项目动工、投产,工业增加值位列江门各大园区第一。东南部广海湾,能源双碳、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无人智能四大专业产业园破题开局,签约落户汇宁储能、泰胜风电等5个项目,总投资超222亿元。在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台山会场,以计划总投资36.5亿元的RCEP交流中心启动区为代表的项目集中“开跑”,这对未来江门进一步深化参与RCEP合作,加快建设江门大广海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区位优势看,黄茅海跨海通道计划明年通车,深江高铁南延至广海湾,特大型综合港区、支线机场布局落子,“海陆空”全面发力。承东启西的优越区位、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潜力巨大的广阔腹地、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价廉物美的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都将更好转化成台山新一轮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台山“向东”,未来可期!

    (张茂盛 林育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