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推动中国侨都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三服务”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继续发挥好人才培养摇篮作用
新会群狼作战做强镇域经济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 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提升“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
奋力推动中国侨都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以侨为桥、同心筑梦。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充分发挥侨资源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全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奋力打造面向港澳同胞和世界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合作平台,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江门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和韧劲,优化提升“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奋力推动中国侨都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港澳融合”工程

    全会报告提出,优化提升“港澳融合”工程。牢记服务港澳初心,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优化提升‘港澳融合’工程,要求我们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大湾区办主任胡其波认为,在交通互联互通上,推动珠肇高铁全线动工,争取广佛江珠城际、台山通用机场年内动工,谋划建设深江高铁南延线,开展江门支线机场、新通用机场选址研究。在加快谋划建设重大发展平台上,规划建设银湖湾深江经济合作区、广海湾港澳科教产业新城,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通过实施“湾区通”工程,纵深推进省级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改革试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

    “我们将加强与港澳职能部门、官方半官方机构以及社会民间各种力量沟通,让他们了解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南组团的情况,希望对接更多港澳资本、智库和其他方面力量。”市委台港澳办主任李欣立表示,接下来将围绕怎样打造南组团对接港澳桥头堡,深化港澳科创产业融合,加强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促进港澳民生领域融合这四个方向和目标去推动工作,切实拓展与港澳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港澳融合”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全会报告提出,全力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澳门江门青年会副会长、白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敏宁对此特别期待。近年来,梁敏宁以“深耕人文,细作未来”为理念,为江门本地旅游景区、博物馆及企业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听了全会报告,投身于大湾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她信心十足,深感前景无比光明。“我将发挥好自身优势,团结青年力量,充分发挥澳门与江门这‘两扇门’文化桥梁纽带作用,为繁荣发展大湾区文化产业,为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青年力量。”梁敏宁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联络五邑海(境)外服务工作站’建设力度,实施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计划和港澳高校毕业生引流行动,激励港澳人才在江门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陈志美说。

    优化提升“侨都赋能”工程

    作为中国侨都,一代代五邑侨胞敢闯敢试,在异国他乡开辟了新天地,厚植了今日侨都新优势。全会报告提出,优化提升“侨都赋能”工程。发挥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独特优势,提升中国侨都四大功能,在联系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中体现侨都担当。

    就如何写好“侨”文章江门篇,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韩志勇认为,要把握好四个“度”。一是拓展文化交流广度,把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等打造成共同精神家园,写好《中国侨都》等83种集体家书,组织海外华文媒体品味江门;二是提升经贸合作热度,深挖侨情统计侨商资源,用好大型产业集聚区、“侨梦苑”等创新创业平台,谋划举办全球侨贸商品展销会,加强与欧盟、美洲、RECP成员国开放合作;三是增强为侨服务温度。深化“N+侨”为侨服务,健全华侨华人“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载体,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布局;四是加大汇聚侨智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打造侨文化研究高地,争取国家、省关心支持,设立基层侨务工作联系点,打造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

    科技创新、经贸合作是华侨华人普遍关心的领域。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一宁表示,“将围绕市发展的重点产业链,开展制造业引资专项行动,深化与RCEP成员国、欧盟等重点地区的产业招商合作。申报建设新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落实省‘外资十条’等激励政策,配套出台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重大外资项目专班作用,强化投资服务。”

    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芶晓彤看来,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助力江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全力建设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深江法律合作,设立域外法律查明机构,努力将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打造为珠江口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同时深化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智慧司法”建设,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今年将做好‘中国侨都’品牌形象提升工程,包括全力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建设,提升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开放水平;高水平运营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集华侨文化、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展示平台,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力推进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擦亮‘启超故里’城市名片。”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邝积康说。

    侨胞对家乡的发展同样充满期盼。听了全会报告,美国西雅图江门五邑青年会创会会长邝健成表示,将积极引导华侨华人参与大湾区和江门建设,回家乡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同时通过侨胞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江门故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江门做好“侨”的文章贡献才智。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