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推动中国侨都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三服务”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继续发挥好人才培养摇篮作用
新会群狼作战做强镇域经济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 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独唱”到“合唱”
新会群狼作战做强镇域经济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新会谋变,源于新势。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会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一根本,培育出了富有镇域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

    当前,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新会坚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一镇一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搭建“一片一品”“一片多品”的全新产业集群架构,改变镇(街)“独唱”,奏响镇域经济“合唱曲”,全力夯实制造业家底,当好高质量发展标杆。

    组建“新舰队”,驶向新蓝海。这是新会区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快速行动,也是落实推动区镇经济一体化、做强做优镇域经济的势能保障。

    为什么要推进区镇经济一体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精神,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奋楫争先,时不我待。新会区第一时间出台《新会区关于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落地见效的实施方案》,研究出台《推动区镇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区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会作为江门传统工业生产基地,在省委、省政府布局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中,新会片区面积占近半,是江门打造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主阵地、主平台、主引擎。

    新会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首善之区”标准,新会在许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要素资源相对分散,加上镇级经济发展不平衡、主导产业不突出,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向上突围,新会必须坚持制造业当家和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集中全区优势资源,凝聚“抱团取暖”“群狼作战”力量,全力推动区镇经济一体化,建设更具成色的千亿GDP强区。

    强镇,新会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有人问,新会做强做大镇域经济最厚重的家底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制造业。

    多年来,新会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一镇一业”“一镇一品”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会城街道的食品大健康产业、司前镇的不锈钢产业、双水镇的造纸业、古井镇的船舶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各镇(街)经济快速发展。

    可以说,各镇(街)的制造业是新会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中流砥柱,是支撑该区未来发展最厚重的家底,同时也是新会看得见、抓得住的未来。

    从数据上看,去年新会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2位,跻身省百强区县第22位。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全市第一)。首次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400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增至193家。

    如今,新会坐拥银湖湾滨海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双碳实验室等重大载体,迎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尤其是随着深江高铁、深中通道,以及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等陆续建成,新会正处于跨越赶超的窗口期、优势潜能的释放期,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站在新起点上,新会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依靠各镇(街)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格局是行不通的。唯有抱团取暖、群狼作战,形成“合”的力量,方能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经济一体化,新会应该怎么干?

    翻开新会工业版图,至西向东沿潭江一路南下,以银洲湖产业带为轴,沿江临港现代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正不断提升。

    根据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新会本次推进区镇经济一体化工作,充分考虑了片区范围、地理特征、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强度。全区将划分为四个一体发展区,分别为圭峰会城一体发展区、潭江一体发展区、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银洲湖东岸一体发展区。

    其中,圭峰会城一体发展区的区域范围为圭峰会城全域,园区平台包括原新会经济开发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潭江一体发展区的区域范围为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全域,园区平台包括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新会智造产业园罗坑园区(暂定名)、硅能源产业园(暂定名);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的区域范围为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崖门镇、双水镇全域,园区平台包括银湖湾滨海新区、大湾区国际职教城、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新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银洲湖纸业基地;银洲湖东岸一体发展区的区域范围为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鳌镇全域,园区平台包括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江睦新能源双碳产业园(暂定名)、沙堆金门工业园、睦洲江沙工业园、大鳌中集工业园。

    可以说,四个一体发展区,是新会区的四个“经济圈”,不但结合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分布情况,而且基本覆盖了新会区各镇(街)的工业园区,是未来新会推动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未来,新会区将围绕这四个“经济圈”,依靠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六个一体化”(园镇一体化、规划一体化、招商一体化、“工改”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同时,新会区还计划建立一体发展区运行机制,争取成立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管委会,组建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开发公司,在区镇收益、异地招商、经济数据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共享。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