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江海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看成绩 谋发展
准确把握发展大势 增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年”目标信心决心
上项目 拼经济 促发展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江海担当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成绩 谋发展

    2022年,江海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取得这些“领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全区地均生产总值达2.77亿元/平方公里,为全市平均水平的7倍。

    ●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72%、41%,均为全市最高。

    ●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43个,总投资额达223亿元,项目个数、投资额实现双增长。

    ●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1020万元/亩,年创税达56万元/亩,平均容积率达3.4,均为全市最高;其中34个项目实现年内供地、动工,动工率全市最高。

    ●成功上榜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

    ●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国家级孵化载体累计达4家,占全市2/3。存量高企达660家,占全市近25%;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分别新增83家、129家,均为全市第一。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71%,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62.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为15.53件,均为全市第一。

    ●“两中心一基地”市域社会治理科研成果加速转化,网格员单兵智能装备等产业化生产,并在国内推广。

    2023年,聚焦十大方面谋求高质量发展:

    ●全面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加快推动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东组团先行启动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园区布局,奋力打造“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以“1+3+2”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高新工业“脊梁”;力争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超15家,打造3个超200亿、2个超100亿和1个超50亿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千亿产值园区建设;引进培育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形成战略性产业集群梯队发展格局。

    ●全力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对照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要求,迅速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力争两年内完成。同时,完善园区骨干路网建设,推动龙溪路等28条续建道路年内建成通车;持续完善“安全应急产业总部+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产业基地”三大功能区域;深化与国科大的合作,推动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北京)孵化器加快建设、运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链。

    ●构建“大招商”格局:力争在引进超50亿元乃至100亿元项目上取得突破;鼓励和推动本地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健全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构建“大招商”格局;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管机制。

    ●加快“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深化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创中心、航天科工等对接合作,持续推进社会智慧治理孵化器、加速器建设,遴选一批优质生态企业构建产业化联盟,加速科技成果和新产品的转移转化,加快形成社会治理特色产业。

    ●深入实施江门高新区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江门高新区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做实“1+6”国家级平台,持续健全完善“一区六园”考核管理办法。深化提升“创新驱动”“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持续推动高新区争先进位。

    ●构建“北京、深圳总部”+“江门基地”飞地孵化器模式:深入推进珠西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高新创智城二期、网驿智造科技港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市级以上创新载体,构建“北京、深圳总部”+“江门基地”的飞地孵化器模式,力争年内新增1个国家级孵化器。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实施公办中小学扩容提质工程,加快高新一小、滘头片区学校、产业新城学校建设,完成江南小学、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公办优质学位1800个。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引育,提高江海实验教育集团等4个教育集团的办学水平,支持南方职院、江门幼高专等属地高校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满足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用活用好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落实市委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要求,用活用好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助力我市打造华侨华人国际仲裁法律服务首选地。持续优化实施“法+侨”“检+侨”“司+侨”“税+侨”等涉侨服务模式,深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建设,推进涉侨纠纷远程在线化解,全力打造涉侨商事纠纷化解优选地。探索引入高水平律师事务所到江海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为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和外向型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绿美江海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区域平衡发展,健全完善江海—恩平沟通协调机制,扎实推进粤桂协作,全面落实与大新县签订的“十四五”粤桂协作框架协议,以“九大协作”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形成“外海制造”“礼乐‘农业+工业’双擎驱动”“江南总部+商贸”错位发展格局:探索设置街道特色指标,鼓励街道立足优势、壮大产业,形成“外海制造”“礼乐‘农业+工业’双擎驱动”“江南总部+商贸”错位发展格局,汇聚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何榕)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