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钟珍玲) 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校际发展不平衡,是一直以来困扰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新会统筹全区教育资源,科学合理优化教育布局,以“深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区域差距,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新会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新会区进一步融合学校资源力量,采取优质品牌学校领衔方式,成立了15个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共50所,其中农村学校30所。记者从新会区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区计划把新建的新会华侨实验小学、小区配套幼儿园纳入教育集团,逐步扩大农村及薄弱学校占比,推进集团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一体化,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机制。
新会区还积极探索授权制办学模式,打破学校区镇层级管理模式,以城区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和强势崛起的年轻新校为授权校,对口帮扶重点园区周边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全面提升受援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同时,健全结对帮扶机制,以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标准、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派出优秀教师管理团队,带入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成9个帮扶小组,结对帮扶城区薄弱学校以及园区学校。
当前,新会区正稳妥推进乡镇学校整合提质,优化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计划今年启动双水、罗坑等乡镇学校的资源整合工作,加快在重点产业园区周边布局优质小学和初中,着力提升园区周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安排义务教育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到乡村和薄弱学校交流轮岗,坚持新入职教师与骨干教师轮岗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过程监管,新会区教育局将定期对集团化办学模式、授权制办学模式、对口帮扶模式中学校校长、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结合考核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推动新会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