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财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激活夜间经济?
12名选手进入决赛
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力量
提升创业者即兴表达能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科协多措并举加快“大科普”发展格局形成
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力量

去年,市科协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多项科普游活动。
充满趣味性的科普活动受到小朋友的喜爱。

    深入地下700米探秘大国重器——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中微子实验室,听江门籍院士余艾冰讲述他的“颗粒人生”,看看创意无限的科技小达人有哪些新想法……2月4日,我市全新科普栏目《科学向未来》正式开播,栏目为观众朋友展现我市各个领域的科技动态,让观众朋友感受江门科技的独特魅力。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江门市科协紧扣“科技引领”工程,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履行科协“四服务”职能和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划引导,纷纷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积极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去年9—12月,我市持续3个月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主题开展科普活动180余项,组织发动科技志愿者3000余人、带动1400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青少年超200万人次。

    市科协多措并举,由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性群众性科普活动,激发全民科学梦想,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活动形式多样

    让市民尽享“科普大餐”

    “开展这些活动,拉近了普通群众和科技之间的距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面前,惠及千家万户。”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9—12月,我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市科协及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通过健全统筹机制、系统整合资源、服务聚合人气,把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融入到百姓生活,让市民尽享“科普大餐”。

    市科协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市五邑中医院举办的“健康江门·科普大讲堂”活动惠及群众250万人次,市科技局发布7条科技产业科普线路覆盖各县(市、区),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吸引120万人次参与……我市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打造科普宣传矩阵,人民日报、网易、腾讯新闻等23家媒体广泛关注、深度报道,形成了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活动体系。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全国150多所学校近万名学生角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上千名学生线上参与科技实践能力挑战活动。“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在蓬江区16所学校2.3万名学生中试点推广,“江门科普游”活动带领200多名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科普课”,“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生科创嘉年华、科技艺术节等青少年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有效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

    去年,我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被中国科协、省科协评为“优秀特色活动”,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称号,台山核电、新会圭峰山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无限极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全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代表江门在全省科协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汇聚各方力量 形成“大科普”发展格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引领”工程,成立市、县两级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谋划科普传媒集团建设,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统筹下,各成员单位,各科普基地、场馆、社区、学校、社团和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响应,运用自身科普资源,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科普活动,促进全社会对科普的广泛关注,加快“大科普”发展格局形成。

    去年,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创新手段和方式,将精彩、好玩、有趣的活动送到市民身边。如小鸟天堂观鸟慢直播吸引1000万人次参与;江海区科技馆通过科学实验为观众打造一个个酷炫的科普秀;每月的科普自“游”行活动有效链接科普基地、工业企业与公众;社区科普大学构建了百姓家门口的科普学堂,推出“食品安全进万家”等亲民科普活动;鹤山《百科全说》电台节目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特色活动”等。

    全国科普日活动还成了助力“科技引领”工程的重要平台。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各方努力下,市卫生健康局举办的健康教育技能竞赛吸引了18万人次参与和关注;专业机构和学会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50多场次,培养各专业人才超5000人次;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协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超万名师生参与。

    深化科普宣传教育 构建“1+1+N”全域科普工作体系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聚焦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传媒集团+“科普+N”的“1+1+N”全域科普工作体系,深化科普宣传教育,走品牌化、阵地化、常态化的发展路子,将科普作为重要民生事项抓实落地,推动新时代新科普高质量发展。

    全新科普电视栏目——《科学向未来》就是一个缩影。2023年开始,我市将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合作和科普资源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科普传媒集团建设,打造融媒体科普宣传平台,开播《科学向未来》全新科普电视栏目,制作江门科普地图,增加科普服务供给,形成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长期发挥作用的模式。

    “我觉得很庆幸有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做着对国家甚至全世界有益的事情,希望通过《科学向未来》栏目,让越来越多朋友关注科学研究,也让更多的小朋友对科学感兴趣。”在第一期《科学向未来》节目中,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潘闯分享了他在中微子实验室的拍摄经历。

    据了解,《科学向未来》是周播节目,主要是将科学知识通过电视媒体、短视频等方式多平台传播,把科普趣味化,将科学内涵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开播以来,栏目组拍摄和采访了江门一批国家前沿科学项目,包括备受瞩目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双碳”实验室等。未来,栏目还将深入采访江门籍院士,通过讲好院士故事,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同时还会关注我市中小学生的小发明。此外,还将深入到各行各业,从多个角度展示江门科技创新的成果。

    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吴森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传达我市在科技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这个栏目要介绍科学家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介绍江门籍院士的工作,以及科技前沿的成果,同时还要办得接地气,希望栏目能够越办越好,并延续下去,办成江门的明星品牌栏目。

    上周末,阔别已久的江门科普自“游”行活动正式回归。这次,市科协和江门市侨光旅行社有限公司联合了江门市十月初五体验馆、江门市李锦记科普基地为大家带来一场科普盛宴。据悉,江门科普自“游”行活动在每月的第三个周末举办,自2023年2月起,采用“公开报名,随机抽取”的方式,市民可关注并进入“江门科普”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科普游”,按要求填报报名即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