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街道仁美社区,一排彩色小房子映入眼帘,十分亮眼;再穿过一条整洁的马路,绿树成荫的下沙公园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三三两两的老年人坐在石凳上闲话家常。“这是社区实行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后的成果。”仁美社区主任赵焕媚说,如今,老旧小区换了新颜,下沙棚户区也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公园。
日前,江南街道仁美社区挂牌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这是江海区继礼乐街道威东村后第二个获此荣誉的社区。
对老年人的关爱,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温度。近年来,江海区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抓手,围绕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老年人在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李瑞香 关凤筠
A
立足“友好”字眼,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
礼乐街道威东村是江海区第一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8.8%,老龄化程度较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威东村以打造“乐龄威东,原居颐养”为目标,构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即“1+N+X”(1套优化养老服务场所,N类多样化社区老年人服务,X项特色老年人服务),推动社区为老服务更精细、更多元、更贴心。
威东村村委会主任甘春英说,村委会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村内公共空间、道路进行适老化改造,添置老年人康乐设施,升级长幼活动中心,着力打造老年人宜居的村居环境;以“长者生日会+重阳敬老宴”组合拳,为老年人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增添晚年生活的乐趣;成立老年人文体团队,开设长者智能手机学习班,引导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治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了威东村的成功经验,江海区“打铁趁热”,将威东村作为样板在全区迅速推广,引领城乡社区不断推进为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让老年人乐享社区生活。去年,江南街道仁美社区凭借突出的老年服务品牌和“下沙棚户区改造”项目优势,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为改善下沙片区老年人恶劣的居住环境,江海区下大手笔将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约80亩)的下沙棚户区精雕细琢为下沙公园;积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城换新颜;推进“燃气入户”工程,把天然气“接到”老年人家中,消除老年人居家用气安全隐患。
软件方面,仁美社区开创“同心园·积分+”长者服务,通过积分激励机制,为长者搭建邻里互助平台,提高长者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为晚年生活增添色彩。社区还以创新治理为手段,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七彩桥”,凝聚各方力量关爱老年人。
“社区就是老年人的‘家’,我们立足‘友好’字眼,通过‘七彩桥’品牌组织亲子家庭慰问困难老年人活动已延续了13个年头,既为老年人送上了暖心的关怀,也营造了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赵焕媚说。
B
关注“特殊”人群,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对于孤寡、残疾、贫困老人而言,安享晚年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今,江海区正在让这个“梦”变得触手可及。
近年来,江海区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加强网格化管理,由网格员对辖区特殊老年群体进行摸排,重点排查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立关爱服务台账,分级分类落实精细化管理,提供贴心的为老服务。
2022年6月,礼乐街道中福社区专职网格员在网格人口信息核查中,发现87岁的梁爷爷有上门服务需求。梁爷爷5年前因中风导致一侧身体瘫痪,生活只能半自理。由于儿子在外工作,老伴也年纪大了,多年来他一直没能进行健康检查。得知情况后,网格员联系医护人员上门为梁爷爷体检,梁爷爷夫妇十分感动。
“关爱孤寡老人,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的义务。”礼乐街道中福社区网格员邓开结表示,我们会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给予他们帮助,为他们解决难题,真正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为守护好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特殊”老年群体的健康,各街道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给予关爱和问候。各村(社区)积极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专业的医护力量为社区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慢性病随访、失能老年人评估和医养结合服务等;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包;面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提供温馨便捷的送“医”上门服务,让医养结合助力老有所“医”。
C
通过暖心服务,给老年人送上安心守护
接种新冠疫苗是抵御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快构筑老年人免疫屏障,江海区开展“疫苗接种进社区”服务,在村(社区)搭建临时接种点,开设老年人专场,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接种服务,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
各社区加大宣教力度,强化老年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甘春英说:“疫情期间,我们利用老年人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通过老年志愿者去宣传、发动身边的老年朋友积极接种疫苗。”仁美社区也采取“轻老”助“高龄”模式,成立防疫志愿者队、疫苗宣传队,营造“应接尽接”的良好宣传氛围。
在刚过去不久的感染潮中,为积极应对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江海区增设发热诊室和发热便民诊疗站,各社区和网格主动配备指夹式血氧仪,每天由网格员为重点关注的老年人检测血氧,贴心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付镜华说,街道采取网格化服务保障模式,由社区网格员、家庭医生通过定期短信推送、电话问询、视频互动、上门探访等方式动态跟踪老年人健康情况,确保落实台账式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
1月21日,仁美社区网格员在电话随访时,发现71岁的赵婆婆出现食欲不振、发烧、尿血的情况,遂反馈到社区。经社区协调、联系,赵婆婆及时入住江海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保障了她的生命健康。
与此同时,外海街道成立以包片村干部、网格员、年轻党员为主要成员的暖心服务志愿团队,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和需求,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送药上门、生活物资代购等服务。
针对就医买药难等问题,礼乐街道开展“送药上门”“共享药箱”等暖心服务,同时为辖区内特殊群体订制“江海区标准药包”并“送药上门”,设立“网格暖心药箱”。疫情期间,礼乐街道还通过网格事件闭环处置体系、网格微信群、电话入户、开通爱心服务热线等方式,结合网格人员底册数据,把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员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工作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