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力奋进突破之年 江海人大留下不凡印记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2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方式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海实践
聚力奋进突破之年 江海人大留下不凡印记

代表在榕树下收集群众意见。
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邱昱 摄
江海法治广场成为新的法治地标。 邱昱 摄
区人大代表上门走访村民。
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队伍入户走访群众。
港澳同胞参加座谈会,针对立法提出意见。
代表视察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项目。何榕 摄

    在全市首创“动态征集、层级分流、流程再造”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2022年度33项民生实事具体工作任务全部完成,让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上报1124条立法意见,115条被采纳,采纳比例居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前列,多位在大湾区执业的港澳律师进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系咨询专家库,立足江海、辐射湾区……

    昨天,江海区进入2023“两会时间”。回顾过去一年,江海区人大工作高光时刻不断,精彩的立法意见、有力的监督、生动的代表故事、制度的创新,聚力奋进突破之年,留下不凡印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海实践不断丰富。

    文/图 李雨溪 陈婵(除署名外)

    守正创新 履职奋进

    2022年,是江海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履职奋进的一年。

    按下回放键,呈现的是一幅幅聚焦中心大局、彰显人大担当作为的生动画面: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紧扣区域协调发展、应急安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市域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现场“把脉问诊”;参与一线疫情防控1200余人次;动员人大代表、热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捐物价值超60万元……

    翻开代表们的履职日志,人大工作向上攀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向下扎根:一份份建议意见、一场场代表活动、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走访调研、一件件民生实事记录着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

    一年来,在江海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秉持与区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与代表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理念,依法履职,担当尽责,顺利完成区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赶考之路上书写了党和人民满意的“人大答卷”。

    “代言人”解难题

    代表与群众实现双向奔赴

    榕树下,小塘边,几位胸前挂着代表证的人一边和村民亲切地聊天,一边快速记录。在广场上散步的村民都知道这是接访群众的区人大代表,热情地走过去打招呼。

    “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搬到’群众集中的地方,让群众在休闲活动之余,也能找代表拉家常、提建议,这样既贴实际又接地气。”区人大代表陈连枝说,在过去一年,他参加了多次榕树头议事会,倾听村民意见,与村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这样的情景不仅发生在外海街道直冲村,在江海区其他村(社区),人大代表也在榕树下、小区公园、广场上“听民声”,收集民意,助力基层治理。如今,“榕树下议事”不仅成为江海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象“IP”,也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平台阵地。

    在江海区,人大代表与群众有着双向奔赴的感情。“代表+民情民意”活动,丰富代表履职形式;“代表+民声民愿”激发了代表和群众的热情;“代表+基层治理”平台则密切了双向联系交流;扩宽“代表+意见收集”渠道,随时征集意见建议;“代表+意见办理”机制,提高监督办理效能。

    目前,全区共有17个代表联络站,架起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和“连心桥”。各街道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优势:外海街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榕树下议事”打造成代表接访活动的名片;江南街道利用全市首个“省基层立法联络单位+代表联络站+代表联民议事岗”三合一联络平台,建立代表定期回访和定点进站的“动静接访”模式;礼乐街道采取线上“云接待”和线下服务相结合,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手拍”,让代表接访群众更便捷。

    截至去年,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月活动,200多名人大代表走出联络站、接访室,走进施工现场、社区、学校、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以“代言人”的身份为群众解难题。

    “民生无小事,为村民办事是我的职责。”区人大代表周炼铿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去年11月,周炼铿在礼乐三路走访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消防栓立于人行道中央且靠近盲人专用道,立即向附近商户了解情况并查阅相关技术规范。随后,他又通过礼乐街道“码上联”网上代表站发出建议,主动和有关部门对接。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该处消防栓进行迁改,困扰群众近2年的出行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想不到啊,通过人大代表可以快速把‘拦路虎’给拔掉,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利了。”附近商户张姨拍手称快。

    人大代表意见的快速办理、快速落实,得益于一套全流程、闭环式的制度——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首创“动态征集、层级分流、流程再造”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通过代表联络站、云平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和视察调研、走访群众的“动静结合”,实现了代表意见建议的全方位全覆盖收集和快受、快办、快结。去年,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286条,其中263条由街道本级及时解决并答复代表,23条交由区政府相关部门落实,为民办事成效明显。区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5件建议均已得到答复和办理,办复率100%,代表满意率100%。

    群众旁听

    代表“敢于动真碰硬”

    去年底,3名来自基层的群众坐在区人大常委会议室的旁听席上旁听对区人社局的工作评议。

    “请问博士工作站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请问在建立‘人才智库’这项工作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评议现场“辣问”连连,区人大代表聚焦问题、突出重点,“敢于动真碰硬”。江海区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一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应。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参与旁听的群众神情专注地听取各项报告。“非常荣幸,能够成为现场旁听区人大常委会对职能部门工作评议的公民。以前,我只是通过报纸、电视或网络了解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今天能近距离感受区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过程,真切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江南街道群众代表黄伟昕说。

    “邀请人大代表、市民群众旁听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这在全市尚属首次。”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表示,过去一年里的“首次”还有很多,如首次借助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开展约见行政机关负责人、职能部门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活动,实现了人大代表、市民群众“零距离”参与监督活动。

    “首次邀请公民旁听”,背后是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在探索人大民主开放路上付出的巨大努力。作为全省唯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人大监督工作全过程,创新全民参与的“全链条”监督工作体系,坚持监督议题向人民征集、坚持监督过程邀请人民参与、坚持监督结果向人民公开,线上线下开展监督议题征集,研究出台《公民旁听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暂行办法》等文件,接受代表和市民的监督和评判,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质感”和“温度”。

    一方面是“与群众站在一起”,另一方面是紧紧围绕江海区高质量发展突破年的中心工作破难题、促落实。围绕江海区委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内外融合、民生福祉、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重点部署,紧扣区域协调发展、应急安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市域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江海区人大常委会统筹运用“审议+”监督方式,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同时,配合采取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约见国家机关行政负责人、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增强监督深度和力度,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为做实落细市委“侨都赋能”工程战略部署,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将“侨梦苑”核心区发展作为重要监督议题,开展专题系列调研,有效推进加快建设,得到区委充分肯定。同时,协助区委组织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广纳各方意见,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擦亮“侨梦苑”国字号招牌,为侨商侨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民生实事完成率100%

    人大干部队伍善解民忧

    礼贤小学5层崭新的教学楼投入使用,江海区实验幼儿园秋季如期开学,共增加1740个优质学位,集团化办学逐步做出成效和特色;

    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950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520元/人/月;

    全区12个灯光篮球场和儿童篮球场、村(社区)文体广场完成健身设施升级改造并向市民免费开放,江海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

    新春伊始,油湾公园正式开放,音乐喷泉、环山栈道、沿江碧道等配套设施惠及周边城市居民……

    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江海区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十大民生实事。在人大代表的持续关注和督办下,十项民生实事细化分解的33项具体工作任务已全部办结,完成率达100%,测评结果为“满意”,人大“民生清单”变为群众“幸福账单”。

    督办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打实、动真格。去年11月,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代表期间,收集到有关礼睦路与会港大道平交口和礼睦路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约见项目业主单位(区住建局、区城管局)、江海交警大队、施工方和礼乐街道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督办。

    在督办现场,代表们一针见血、直击问题症结,要求业主方和施工方马上制定整改方案报行政管理部门审定后落实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给代表。不到一个星期,该处施工路口护栏已安装,还设置了明显的施工告示和安全警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善解民忧,尚法为民,忠诚担当,江海区人大干部队伍有素质、有力量。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人大干部队伍积极响应区委号召,机关全体人员下沉一线,奋战在疫情联防联控一线,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处级干部轮流值守隔离酒店,尽忠职守,企业界人大代表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资捐物价值超60万元;认真落实区委印发的《区人大班子成员担任村(社区)网格驻格领导工作指引》,围绕基层治理工作重点,有力促进网格管理工作常态化,统筹开展专项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召开江海区基层网格建设工作座谈会,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加快整改落实。

    “区委工作重点在哪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人大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余志坚表示,新的一年,在江门市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进程中,在江海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年的奋进路上,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创造新时代江海人大工作新业绩。

    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

    今年,作为广东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故事被更多人熟知——1月14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余志坚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成员的身份,用生动的小故事讲述江门基层群众与国家立法机关之间的桥梁是如何搭建的、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怎样体现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虹桥街道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论断。自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侨乡,在成为“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两年多时间里,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早已被誉为“民意直通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随着“侨都赋能”工程的深入推进,这个平台不只是直通国家立法机关的意见征集平台,也更具“侨味”,拓展出更多触角,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民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

    “侨见”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初,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系咨询专家、澳门执业律师江雪梅来到侨乡江门置业,未来她将更频繁地参与联系点的日常工作。

    如今,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的立法联系单位和立法联系咨询专家都进入了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神经网络”: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多位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进入专家库,同时把57名立法联络员、350名信息员纳入立法联系工作队伍。

    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江门市的联系点,更是广东省甚至整个大湾区在推进民主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

    “广大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力量。”余志坚说,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工作中特别重视侨情,发挥侨乡优势,维护侨胞利益,让他们“侨见”全过程人民民主。

    与江门市侨联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海外侨团组织参加基层立法联系活动;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发放调研问卷,了解他们的法治需求、政策需求……在江海区,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参与立法完全没有障碍——无论是地方立法,还是国家立法;无论是立法前民意征询,还是立法后评估,只要愿意,都可以“全过程参与”。

    为增加“侨含量”,江海区新增“侨梦苑”和江门市侨商总会两个涉侨单位为立法联系单位。目前,江门市侨商总会已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草案)》等10部法律的意见征集。

    “作为港澳人士,我对国家愿意倾听基层的声音、践行民主立法感到骄傲。”江门市侨商总会副会长、秘书长崔淥芹表示,“站在侨商总会的角度,我希望能把更多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声音传递给国家立法机关。”

    “我们通过开展立法调研、举办座谈会、专题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意见建议,畅通他们参与国家立法的渠道。比如,积极配合《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推动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高质量平台建设。”余志坚说。

    去年4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邀请10多个国家的侨领参与基层立法交流。回程后,大家借助广阔的朋友圈,牵线搭桥,将立法意见征集的资料在同乡会、朋友圈中广泛传播,激发海外侨胞参与立法的热情,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风采。

    此前,因疫情影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云端”连线在香港的江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周光耀,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周光耀提出了“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数量、级别、规模、研究方向进行区分”“国家应完善对科学技术人员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等建议,最终被采纳。

    “普通民众参与立法活动,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做到了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相结合。”澳门江门同乡会常务理事、江门顺兴吸塑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碧芸曾受邀参与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相关活动,她说,作为企业家,最看重的就是营商环境,而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立法直通车”大大提升民主获得感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入”街头巷尾,让群众明白自己并非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参与者、主人翁。

    去年底,江海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这是一场立法意见的征询会,群众、各街道村(社区)干部坐在板凳上,围成一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进行了一场既“烧脑”又让人沉浸其中的立法活动。调研组成员化身“法律解答员”,将“法言法语”翻译成“群言群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最终,33条意见被直接送至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地,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已举行了数百场大大小小的立法座谈会、征询会。有了这个“立法直通车”,当地居民家门口的声音被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代表和群众由衷感言,大家提出的立法意见被尊重,有价值的意见被采纳,大大提升了民主获得感。

    外海街道直冲村村民陈炳祥提出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者的违法成本的意见被立法机关采纳,区人大代表、直冲村党委副书记陈雨旺得知后,第一时间来到村头的广场上分享喜悦,这样的小故事时常在江海区上演。

    立法机关要听的“家门口的声音”,不仅来自立法点所在的江海区乃至江门市,更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去年11月,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邀请20多个与行政复议相关的机关单位参与了意见征集活动。其中,来自深圳的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市律师协会宪法和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便组织业内专家深入研究本次修订草案并提出了大量意见,暨南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都对本部修订草案提出了详细的意见。

    “企业的迫切诉求、居民的街谈巷议,现在都有了直通国家立法机关的渠道,这绝不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此前,广东万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有学从来没有感到自己与立法的距离如此之近。2021年9月,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立法意见征集座谈会,袁有学用铅笔在相关法规旁的空白处写下的意见得到采纳。“字字千钧的法条中,我的一点建议能被听见并且被采纳,全过程人民民主果然真实可触。”袁有学说。

    “联系点的功能和内涵还在不断延伸深化,‘直通车’的车次还在不断增加。”江海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李敏表示,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在密切联系群众、征集立法意见的基本职能上提质增效,精心打磨意见征集全过程、各环节工作流程,创新开展调研、听证、论证等立法意见征集形式,加强“群言群语”与“法言法语”的“翻译”转换,就是为了得到“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

    两年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总结提炼工作流程方法,打造形成“立法意见征集—归纳整理上报—采纳情况分析—征集对象反馈”的工作闭环,将其深度融入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形成提升人大监督实效、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街道人大建设、开展人大制度研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五个紧密结合”。

    据统计,近3年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共完成5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整理上报1124条立法意见,115条被采纳,采纳比例位居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前列。

    讲述接地气的立法好故事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提高站位,以更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更高标准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使其有了新的显著变化。”余志坚表示,近3年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支持,集聚各级资源,让江海区成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试验场,也迎来三重重大改变。

    一是实现征询范围从区域拓展到湾区。去年起,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拓展了意见征询的覆盖范围,立足江海区这一核心,辐射湾区,增加侨元素。

    二是实现征询方式从座谈拓展到线上线下并行。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主动在线上就诸多法律草案开展了意见征询,如今还开通了线上网站,已陆续收到全省各地群众的立法意见。

    三是实现征询时段从立法中拓展到全过程。例如,在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意见征询启动之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就主动开展相关调研。在征询启动后,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还组织开展居民论坛、普法会,采纳群众意见,并开展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基层普法氛围。此外,今年联系点还将启动群众旁听单元,让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参与立法。

    要探索基层立法先进经验,更要讲好民主故事。如今,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宣传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邀请各领域人士、各类群体通过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获得切身体验,自发成为故事的主角。

    江海区法治广场、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人大代表联络中心位于江门高新区核心区,与江门高新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侨梦苑”、部分国家级众创空间都是邻居。去年8月,江门五邑华人华侨联谊社团、刚果共和国中国商会、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华总商会等6个海外侨团到江海区参观考察。其中,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陈文添便受邀参观活动中心,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氛围,回到巴西后,他借助广阔的朋友圈牵线搭桥,让立法意见征集资料在同乡会、朋友圈中广泛传播,激发海外侨胞参与立法的热情。

    实践证明,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民主协商的平台、宣传法治的阵地、立法工作的窗口、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讲好接地气的立法故事也是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努力的方向。

    2022年,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受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地方立法培训班上作专题授课,先后4次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云上”视频连线,累计受到各级主流媒体报道316次,有效提升了侨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余志坚表示,未来希望将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民主声音、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介绍中国发展成就的窗口。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