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何榕 曾梓欣
2月24日,在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夕,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前往城央绿廊(油湾公园)、高新产业港、安全应急产业园招商中心、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中心)、“两中心一基地”展厅等地开展参观视察活动,让人大代表深入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更多有价值、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民代言,携手推动江海“高质量发展深化年”走深走实。
“江海的发展日新月异”
逛公园、看产业、听汇报……当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代表们每到一处都仔细看发展、认真听介绍,深切感受江海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招商引资政策有哪些?”“工业园区房租是多少?”……区人大代表、广东省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陈云峰对产业扶持政策和园区布局十分关心,他表示:“今年开年后,省、市、区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人大代表和企业家也应该担起责任,做好调研工作,通过与基层员工交流,与行业协会沟通发现更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将诉求向上反映。”
“江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区人大代表、江门金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麦汉荣在江海工作生活了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金羚集团就在落地江海,如今集团整体搬迁依旧选择了江海,这离不开党委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麦汉荣告诉记者,他刚到江海工作时,厂区周边还是大片农田,现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江海区在科技研发、产业兴盛、基层治理等方面都打响了品牌。“江门高新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国家高新区排位持续上升……”麦汉荣对江海的发展如数家珍,“我将同广大人大代表一起共同推动江海高质量发展”。
“城市靓”“工业强”“治理优”……在参观视察过程中,人大代表对江海区发展频频点赞。“这次视察不仅仅是让代表们感受江海发展的日新月异,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视察活动给大家摆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告诉记者,组织这次视察的目的是希望代表们针对听到和看到的问题,深入调研和思考,积极提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立法工作”
“立法工作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立法工作。”区人大代表、江门市乐和生态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员梁门耀之前提出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意见被采纳,他到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参观视察时感触颇深,“作为基层代表,能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群众的声音反映到国家层面,我感到荣幸。”
正如梁门耀所言,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群众能在家门口参与立法工作。记者跟随视察团大巴车来到江海法治广场,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法治书章”。据悉,该“法治书章”长10.5米、高3.5米,屹立在广场正中间,正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誓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宪法书雕塑。“法治书章”四周环绕着普法长廊、民法典宣传墙、宪法发展历史等普法宣传展示区。在“法治书章”的右侧,是江海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
“从法治广场的普法到人大代表联络中心听取民意,再到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的深入交流,这三者形成了联通互融,实现了将立法征集意见的‘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的理念,体现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余志坚告诉记者,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既实现了基层普法,又实现了将群众声音“原汁原味”向上反馈给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是名副其实的“民意直通车”。
如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深深浸润着江海这片土地。据悉,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去年江海区完成15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整理上报意见521条,27条被采纳;近3年共完成5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整理上报意见1124条,115条被采纳,采纳比例位居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前列。
“对老百姓来说,立法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区人大代表、礼乐街道镇龙村村委书记李务贞一边听介绍一边拍照记录。作为基层工作者,她对江海区设立有基层立法联系点感到自豪,“群众的声音有更多渠道向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