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稳中有进 稳步前行
到2025年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
第133届广交会将全面恢复实体展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超过94%
广湛铁路“过海穿城”进展顺利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超过94%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2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4.46%,较2021年底上升2.54个百分点。易地搬迁脱贫人口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3615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位置,统筹各项政策措施推进960万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后续扶持各项工作。根据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监测系统调度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有劳动力503.91万人,其中475.98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4.46%,较2021年底上升2.54个百分点,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了1人以上就业目标。

    据介绍,易地搬迁脱贫人口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3615元,增速远超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速。搬迁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占比接近80%,高于全国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占比。

    各地围绕安置点累计建成各类配套产业项目2.54万个,农牧业产业基地或园区占建成配套产业项目的46.26%。各地在安置点周边均配套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基础设施。99.56%的有搬迁后扶任务的县为安置点新配建了卫生室(站),其他县也将安置点纳入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范围。

    此外,大中型安置区已实现“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党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驻村(社区)工作队全覆盖。22个省份向17342个安置点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社区)工作队,实现了“应派尽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大型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小型农村安置点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