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草根”创业者走进“春天”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3 月 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
助“草根”创业者走进“春天”

近年来,江门市职业技能竞赛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3月1日,双水镇LQ摩发名师发廊的老板娘梁润清一早就忙碌起来。最近,店里的生意不错。“最忙还是前不久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家都想理个‘精神头’迎接新的一年。这天接待了十几位客人。大家认可我的技术,让我很开心。”

    开发廊前,梁润清是金梦莎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培训,梁润清拥有了过硬的技术,也有了创业的底气。2021年,参加江门市“520”人才节暨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竞赛后,梁润清回到家乡开起了发廊,成为了一名美发师。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让不少人像梁润清一样通过培训学到一技之长,端稳就业饭碗,甚至通过技能创业,走上致富路。创业路上一技傍身,“草根”创业者也有春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故事

    “草根”创业者 一技傍身走上创业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业”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成为更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曾几何时,几百上千名国考者去抢一个“金饭碗”;如今,一技傍身去创业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陈杏瑶是土生土长的恩平人,父母都在工厂打工。陈杏瑶到了适婚年龄后,父母一直催促她相亲结婚,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但陈杏瑶有颗“不安分”的心。“201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江门宝娜美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美容,我没有基础,天赋也不高,但我对这个行业有兴趣,所以就坚持下来了。”凭借着一腔热爱,陈杏瑶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学业。2017年,她回到家乡恩平开起了美容院,自此开始了创业之旅。

    创业并不容易,经验不足的陈杏瑶因此走了不少弯路。“选铺面、工商注册、资金、购买设备,每一项我都要从头学起。别看这一间小小的美容院,都是我的心血呀!”陈杏瑶笑道。然而,即便创业之路再艰辛,陈杏瑶也没有停下脚步。2020年,她参加江门市职业技能竞赛,在美容师项目中获得二等奖。“学一门技术,开启一项属于我的事业,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现在都已一一实现。”陈杏瑶告诉记者,很庆幸自己进入了美容行业,靠技能创业,有能力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也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

    现任新会技师学院西式面点专业教师的霍雪彤也是一名“草根”创业者。画画、制作美食是霍雪彤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走出校园后,她虽然没有从事跟兴趣相关的工作,但创业的种子早已深埋心中。怀孕后,霍雪彤辞掉了工作安心养胎,闲暇时做些蛋糕、饼干等来打发时间。“越是深入接触越感兴趣,加上小孩的出生,我开始研究适合小孩子的烘焙食品。”这一段时间的经历让霍雪彤下定了创业的决心。2013年年初,她开了一家蛋糕店,真正让自己的兴趣变成了事业。

    在创业过程中,霍雪彤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和学习中不断提升、强化专业技能。“我每年都会参加行业、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也会到不同的国家学习当地的西点制作方法,感受当地的美食文化。”在不断的学习中,霍雪彤深刻体会到技能可以改变命运,也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在省级、市级技能竞赛中,霍雪彤曾获得2019年江门市职业技能竞赛西点制作项目工匠组一等奖;2021年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铜牌,并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现状

    技能竞赛助力 带动新生代创业者实现价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扎实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各级政府重视职业技能创业创新工作。江门市人社局打造的“乐业五邑”双创大赛活动,深入推动“园区技校”“重点行业巡回行动”和“敬业江门·工匠讲堂”,打造“敬业江门”技能人才培养品牌;新会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技能创新—会聚匠心”高技能人才创新大赛,通过大赛塑造了一批创新人才……

    2022年,我市举办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各县(市、区)持续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改善劳动力技能结构,提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比重,形成了技能人才辈出的格局。职业技能竞赛也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江门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在全市各行各业营造出了学技术练技能、争当大国工匠的浓厚氛围,对激励引导全市广大职工技能成才,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江门市职业技能大赛的示范引领下,各县(市、区)掀起技能比武热潮,相继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等重点工程,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百花齐放”。2018年至2022年,累计报名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选手达6122人。

    各级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技能创业创新活动,以创新成果带动了年轻一代创业者实现了自我价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政府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90后”“00后”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并快速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

    “不难发现,这几年有许多新生代在学习一技之长后加入自主创业大潮,一批‘90后’‘00后’创业者敢想敢拼敢干,在人工智能、电商新零售、物联网、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等新兴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师联合会创会会长吴德跃感叹道。

    举措

    创新培养模式 帮助更多人就业创业

    “以前,觉得做美发没有前途,又累又不体面。现在,我参加了许多技能培训和比赛,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我也想成为一名美发行业的工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毕业于金梦莎职业培训学校、现在杜阮松岭工业区开发廊的张莲说。

    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全市联络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一园一策”“一企一案”“职业能力提升”三大培训服务模式,整合全市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对接三大组团12个重点产业园区,力促在各县(市、区)重点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园区技校”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形成“园区技校”覆盖服务北、东、南组团的局面。

    在“工匠讲堂”培训课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市推广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公益帮扶”“三年轮训”等实用性强、就业面广的培训项目。2022年向下岗失业人员推送政策和培训信息3952人次,其中“一对一”电话跟踪服务1555人次,累积举办公益培训班48期,培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1784人次。同时创建“邑技课堂”线上培训课程,引进省、市线上培训资源课程项目2641个。

    “技能培训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是农村劳动力,我们近期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立足点,加强人才培养,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这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多途径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工作。设计“春节‘培’您学”课程体系,推出“云科聚匠”“远程培训网”“腾讯课程”等涵盖经营管理、电商运营等线上培训课程,线上培训381人次;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互联网+”培训课程,涵括互联网营销师、连锁经营师、外卖管理师等培训项目,在线培训300人次。二是“送教下乡”,持续开展普惠性培训,邀请市内外资深讲师深入镇街、社区开展“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培训,2022年全年开展农村电商普惠性培训1264人次,带动创业就业1077人次;开展乡村工匠普惠性培训2336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148人次,以“小切口”助推乡村振兴大发展。

    专家声音

    全国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师联合会创会会长吴德跃:

    选好项目不要盲目“跟风”

    近年来,江门市持续做好创业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采取多种帮扶措施,举行各具特色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培育支持市、区两级创业孵化基地、创新联盟、初创者专项培训班等,并给予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资金扶持,包括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但对于创业新手来说,即使项目不错,但还是苦于资金不足,就算通过大赛获得资本市场注入资本,仍需要建立更有针对性的专家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路径辅导、技术路线引领、商业模式建立、品牌建设等帮助,让创业团队得以良性发展。

    此外,人社部门可以提供针对不同创业项目、不同时期的专场培训,以帮助初创者在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开发、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升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技师学院开设针对创业者的为期3-6个月的专业课程班,结业者可获得政策补贴。

    对于创业者来说,刚跨入创业门槛必然要经历无数风雨历练,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精神准备。创业要选好项目,不要盲目“跟风”,要明确市场方向和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客户对创新产品的消费体验价值认同是获得存量市场的前提,既要有好的项目,更要有好的创意和技术含量,也要做好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平台很有必要,要持续经营团队,分析市场发展利弊和商机,拓展渠道、人脉,利用人脉增量来带动创业。同时,初创者要不断学习,练好内功,筑牢根基。

    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做实体店的话最主要还是要先选好市场经营地段,考虑消费群体流量多的地段,建立客户信任感。客户一是看产品内涵,二是看服务体验,三是看价格取向。要先跑市场做好创业前的调研和分析,全面分析所要创业的项目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引流和开拓渠道等,并做好投资方案。

    国家人社部SYB创业培训讲师、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总经理李锦安:

    政府应鼓励技能人才大胆创业

    小型创业者的不断增多与发展,完善了行业不足,填补行业空白,让行业分工更精细化,也能让行业不断优化和更新迭代,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小型创业者在乡村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原有乡村产品的生产链条、销售链条和资金链条,促进乡村振兴,造福乡村。

    近年来,江门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各项政策推动技能人才创业,加上各种创业大赛,让江门技能创业氛围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接下来,政府应增加人才培养类型,大力推动行业技术人才落户,鼓励技能人才大胆创业,从资金、资源、团队、渠道、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多举办人才交流活动,让技能人才有更多展示自己和寻找合作的机会。

    此外,创业者应在创业道路上要确定好企业定位、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多问自己对应什么样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解决客户什么样的问题,为客户产生了什么样的价值。找好适合的合作伙伴,完善团队人员匹配度;做好产品的更新迭代,不断提供好产品给客户;规划好资金使用和成本控制,让现金流不断流转;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技能创业的独有优势。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