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延续侨批文脉 赋能信用治理
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4万多人收听收看“云课堂”
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在我市收官
走专精特新之路 打造行业“尖兵”
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级科技项目落地江门的背后——
延续侨批文脉 赋能信用治理

    □文/赵可义 黎禹君

    在信用建设大道上,五邑侨批(银信)与科技相遇,来了一次亲密的“拥抱”。

    3月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部门跨地域社会信用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举行,国家社会信用治理领域的权威专家汇聚江门,共同研讨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问题,照亮社会治理盲区。

    国创中心主任王宁表示,该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中第一个落到广东的项目。

    自2021年11月揭牌以来,“两中心一基地”又迈出了跨越性一步。

    历史选择,从来不具有偶然性。国家级科技项目落地江门的背后,是侨乡诚信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是江门未雨绸缪强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结出硕果的底气,更是江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信用广东先行先试”工作要求的责任与担当。

    从侨批文化看诚信建设

    江门是中国侨都,侨批则是特殊的家书,记录着一段桑梓情深的岁月。

    从文化传承来看,侨批是当年海外华侨通过海外民间机构寄至国内的一种集“信件”和“汇款单”于一体的邮传载体,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无形资产”,也是侨批文化的精髓,侨批是“信而有征”“无征不信”的生动体现。

    回溯历史,兵荒马乱的年代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侨批的送达全靠邮递员秉持“守信惠民”的职业操守,风餐露宿,按期如数将一封封家书连同批款送至远方的侨眷手中,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各行业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养成与完善,具有积极的引导与教育意义。

    放眼当下,深挖侨批档案所蕴含的诚信文化并应用于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是打造健康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的关键手段之一,对当前的诚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江门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围绕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侨批文物,深入挖掘和展示蕴含其中的诚信观念和家国情怀,形成了独具江门特色的侨批保护活化运用升级路径。同时,把诚信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商务诚信为重点、社会诚信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国家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交给江门,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示范应用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与侨乡诚信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弘扬传承这一优良传统,将侨乡诚信文化与现代化技术、法治理念结合起来,为国家、广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江门路径”。

    从治理效能看江门之为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并提出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江门市是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广东省社会信用联合奖惩试点市”,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是国家和省赋予江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技术实力看,江门完全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扛起这一重任。

    江门是国创中心在全国唯一设立示范基地的地级市。落地以来,“两中心一基地”聚力攻关重点科技项目,全力推进智慧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完善成熟的社会智慧治理产品体系、解决方案,并在防风、防疫、安全应急、社会救助等场景中得到充分应用,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社会智慧治理的“江门经验”。

    “每次来到广东、江门,都能感受到政法智能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一步一个台阶,令该领域的研究学者、专家倍感振奋。”王宁对“两中心一基地”建设发展予以高度评价。

    2月23日,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在江门启用,背后折射出江门在安全应急领域的坚实基础与实力。

    将社会治理与安全应急全链条一体布局是江门特色。一年多来,江门以“五维一体”布局全力谋划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应急人才、产业,支撑起应急治理能力大格局。去年,江门高新区跻身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队”,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的落地,该产业园正向着智慧安全应急2.0示范园区迈进。

    当前,社会智慧治理能力、安全应急产业迅速发展,江门正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示范区之一,必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实践经验。

    从央地校地合作看共赢发展

    “本次项目研发团队汇聚了国内省内优势单位,研发力量非常雄厚。”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李迪云表示。

    国创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组织了由暨南大学、数字江门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五邑大学、航天科工网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湘潭大学、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9家单位组成的研发团队,该团队在政法智能化、社会治理、重点人员管控、社会信用管理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从机制保障来看,央地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回望此前“两中心一基地”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不难发现,深化央地、校地合作,可以为社会智慧治理的“江门经验”续航加油。

    “两中心一基地”挂牌以来,持续深化与航天科工二院、深圳航天工研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并实行理事长单位轮值制度,建立起央地、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两中心一基地”探索建立“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模式,构建央地、校地合作机制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社会智慧治理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上取得明显进展,在全国率先研发推出智慧防疫“电子哨兵”、网格员信息服务仪,科技成果更是走出江门,为广东乃至全国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校地合作方面,江门与本次项目的牵头单位暨南大学合作渊源深厚。此次二者再次“牵手”,“侨乡+侨校”再度强强合作。暨南大学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能更深一层理解侨批(银信)诚信文化的时代价值。这次合作势必发挥校方学科交叉融合、江门先行一步技术实力雄厚等方面优势,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斩获新成果。

    本次承载诚信文化基因的五邑侨批(银信)与科技深深“相拥”,赋予江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浓浓的“侨”味,备受期待。接下来,仍需要项目团队协作、全力攻关解决技术难点、堵点。相信随着项目的深入研究、推广应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技术活力,江门这座诚信之城将为全国、全省努力探索出“江门样板”,届时五邑侨批(银信)“讲信誉、守承诺”的世界品牌将更璀璨夺目。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