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朝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掌握陶瓷汽缸核心技术
位于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的台资企业——江门市朝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扬精密”),掌握陶瓷汽缸核心技术,于2017年成功组建省级摩托动力组件工程中心,拥有专利41项,多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朝扬陶瓷汽缸通过把陶瓷材料和其他复合材料融合,制成新材料,再搭配新工艺,均匀地涂布在汽缸内壁上,再进行一系列深加工,从而达到薄、轻、硬、超耐磨、超耐高温的效果。该技术处于航空批量应用级别并遥遥领先于同行。朝扬陶瓷汽缸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应用在国之重器(如翼龙无人机)上,作为国家名片(军民两用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出口并参加实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朝扬陶瓷汽缸的陶瓷膜厚度,比普通铸铁薄了50—125倍;陶瓷膜重量比普通铸铁轻了30倍以上;陶瓷膜摩擦系数比铸铁汽缸低6倍;陶瓷膜的硬度是铸铁汽缸的3倍。”该项目负责人刘洋洋介绍。
目前,朝扬陶瓷汽缸已成功应用在无人机、载人飞机、高铁、国宾车、警车、工业空压机、大排量摩托车、园林机械等领域,并曾作为国宾车发动机的核心以及攻击-1无人机发动机的核心参加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另外,朝扬陶瓷汽缸在载人飞机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法国和德国取得载人飞机适航证书。中国民航局也于2022年8月到该公司进行载人飞机适航认证工作且已顺利完成。目前朝扬精密在制140余种陶瓷汽缸,其中航空用陶瓷汽缸21种,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宗申航空、春风动力研究院、力帆车辆研究院等著名品牌建立起长期合作供求关系。
“朝扬陶瓷汽缸的成功研发及应用,在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以及无人机、小型载人飞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航空发动机汽缸减重、耐磨损方面具有积极贡献,未来市场广阔。”该项目导师表示。
如今,朝扬精密正以自身实力,放眼全局,坚持技术立企兴企强企,稳步向技术先导型公司迈进。
(文/图 陈婵)
江门市赛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环保技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江门市蓬江区金华大厦的江门市赛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环保”),其装修以令人舒适的绿色为主,显得充满生机又富有活力。
一直以来,绿色有着生命、节能、环保的寓意。创建于2010年的赛科环保一直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赛科环保是集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与专业“一站式”环保工程服务公司,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ISO9001、ISO14001体系认证,连续三年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赛科环保,最惹人注目的是绿色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发明专利证书,这是公司实力的见证。2010年至今,赛科环保创始人杜思源带领团队坚持自主研发。其中,核心的MNT微营养技术是在污水/污泥处理中控制恶臭成熟的技术,能有效降低污泥,抑制臭味产生,加快堆肥发酵时间。该技术具有运输+运营成本低优势,真正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特别适合小区、商圈等人群集中区域,符合国家倡导的“碳中和”概念。
“作为应用,我们还研发出一体式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拥有工业4.0—再工业化的工艺优化技术,利用高科技,如IoT物联网、NFC、大数据等技术解决行业内收集困难的痛点,把厨余垃圾收集和转化普及化,演变成生活态度的习惯。”杜思源说。
如今,赛科环保的科研成果已先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养殖农场、油脂污水处理厂、学校、酒店等领域得到应用。
据介绍,目前MNT微营养技术不仅发表了国际学术论文,MNT延伸技术—有机污水处理“MVN—仿自然生态净水系统”还在中国香港打鼓岭学校落地实施,并得到突破性的实战经验,未来会有更广泛拓展。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秉承‘环保是生活态度’的理念,在蓬勃发展的环保事业中,赛科环保希望用自主研发的环保技术助力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赛道上奋楫扬帆。”杜思源表示。
(文/图 林立竣)
台山市中镁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问题
节能环保、智能舒适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台山市中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镁科技”)重点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赛道,中镁科技通过成型新工艺、镁合金新材料、减重设计探索和实践,解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问题,在安全前提下达到减重目的。
中镁科技成立于2018年,长期专注于镁合金新材料及轻量化应用的开发与研究、生产与应用。“通过液态模锻设备生产的一体成型镁合金产品,具备晶粒细小、组织紧密、强度高、表面光滑度好、性能均匀、切削少、毛坯质量高、轻质等特点,能适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品质、高散热等需求。”中镁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镁科技于2021年通过IATF16949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冷室压铸岛22台套、半固态压铸岛3台套、液态模锻挤压岛2台套,可全方位在成型新工艺、镁合金新材料、减重设计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中镁科技的成型工艺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创新。一是低速浇注,以低速层流方式进入料管、模腔,可有效防止空气卷入。二是压力成型,由瞬间的压力,压射速度为0.04至0.3m/s,高速下的压力快速将已充分排气的金属液体在模腔内变形。三是二次增压,使变形凝固的结构更精密。四是增设双缸顶出装置,产品脱模前通过双缸顶出装置达到对成型结构进行微调,可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滑度、尺寸精度等。目前,制作单个制件的2分钟内,在与压铸相对的同等效率前提下,通过液态模锻挤压岛生产的制件良率可达到95%以上。
近年来,中镁科技还采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在技术创新和推动产学研中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开始,公司与潘复生院士团队、中南理工大学汽车结构与安全团队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镁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汽车轻量化应用研究院,力促产业升级发展。
(文/图 陈素敏)
广东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 粉末冶金技术生产制造的产品性能优越
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识,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的探索与使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瞄准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广东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睦新材料”)对新能源涡旋压缩机零件进行开发与应用,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制造十字滑环、偏心平衡块等关键传动涡旋压缩机零件,可一次压制成形,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优越。
据东睦新材料副总裁、项目技术顾问曹阳介绍,东睦新材料这一开发应用,在产能、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技术方面,与国外粉末冶金同行相比,与进口标杆企业产品的精度及性能相当,在国内形成专利技术保护;成本方面,比国外粉末冶金主要竞争对手低10—25%,比铸件等工艺成本低20—50%;产能方面,项目日产能达10万PCS,满足日生产10万台涡旋压缩机;市场方面,能协助汽车企业转型开发汽车涡旋压缩机粉末化,实现快速涡旋压缩机及零件国产化。
东睦新材料总经理、项目负责人孙其锋表示,基于18年粉末冶金技术沉淀,东睦新材料研发生产的零件均能实现一次压制成形。在国产化材料配比下,十字滑环的压溃强度与硬度等性能与日本相当。偏心平衡块通过模具设计,材料利用率达98%,耐久性性能与铸件性能相当,成本、生产效率、生产周期综合明显优于铸件。
记者获悉,东睦新材料前身为江门东睦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粉末冶金工艺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生产汽车、电动工具、家电、含油轴承零件,研发团队达50余人,拥有11项国家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生产制造工艺处于广东领先水平,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被评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
未来,东睦新材料还将继续深耕粉末冶金领域,以“国产化原材料、进口件国产化”为目标,加大研发生产力度,提高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精益生产,同时还将以“产品+粉末冶金技术”模式,推出定制化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为华南及珠三角地区的生产基地和业务服务窗口。
(文/图 刘淑君)
广东筑龙涂料有限公司 聚焦传统产品痛点 探索建筑领域“新蓝海”
保温隔热材料与制品是影响建筑物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温材料的生产和在建筑中的应用,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广东筑龙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龙涂料”)在践行务实高效、创新致远的理念上,针对传统外墙涂料的痛点,自主研发2H全效凝胶隔热保温涂料,具有隔热保温、隔音性能佳、成本低的特点,不仅解决聚焦传统产品痛点,更是探索出建筑领域一片“新蓝海”。
近两年,随着建筑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整体性、科技性更加突出。筑龙涂料正是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更新换代”的推动者。据介绍,筑龙涂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专业从事建筑外墙涂料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百强项目,并参与《建筑用多功能气凝胶涂料应用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主编工作。
“我们针对传统外墙涂料的痛点,自主研发了2H全效凝胶隔热保温涂料。该材料通过添加气凝胶等新型轻质材料,利用其超轻、超低导热等特性制备,主要应用于建筑外墙,能够替换传统的保温岩棉板,防火等级从B级提升为AI级,隔音效果提升了30%,添加的纤维和防水乳液增强了凝胶的强度和防水性能,抗风压能力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并解决传统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性能差的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新材料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近年来,筑龙涂料业绩稳步上升,业务遍布广东、广西、江西等多个省份,参与全国多个房产项目建设,并与碧桂园、华润等知名房地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额已突破300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筑龙涂料致力于为建筑行业提供建筑涂料开发、工程服务,探索建筑领域‘新蓝海’,助力绿色发展,做绿色节能新材料的领跑者!”该公司对未来充满期待。(文/图 陈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