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巾帼心向党 奋斗绽芳华——致敬卫健21/2023-03-08/T02/65751678211016523.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巾帼之花 “医”路盛放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3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中心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用柔情与智慧绽放“她力量”
巾帼之花 “医”路盛放

汪海芹
宫淑芬
朱敏芳
关美霜
康丽玫
张爽
尹银定
区秀丽
卢娟
任亮亮

    她们,带领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更好服务患者;她们,投身科研一线,攻克科研难题,以科研促临床;她们,昼夜不歇,全力奋战,用生命护佑生命……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女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里顽强拼搏,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与毅力,撑起了医务系统的“半边天”。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采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先进党支部书记、高层次人才、抗“疫”医护等优秀女性代表,看她们如何用柔情与智慧,绽放女性力量。

    文/李银换 陈君 图/李银换 邓榕 梁爽 何雯意

    关美霜:

    丹心一片为英才

    她说

    坚守初心,爱岗敬业,认真履职,廉洁自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她档案

    职务:组织人事科科长、机关一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工作时长:32年

    ★她力量

    一直以来,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是困扰基层党组织发展的难题。关美霜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她的带领下,机关一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汇聚成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因表现突出,关美霜22次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党员,党支部多次评为医院优秀党支部,先后评为江门市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五星级支部、江门市志愿服务先进组织,2022年获江门志愿防疫铜纪念章等荣誉。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组织人事科科长,广招人才,我责无旁贷。”关美霜表示。一直以来,她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每年都带领团队认真做好人才招聘、引进、培育工作。近年来,医院引进博士研究生27人、硕士研究生193人、本科生284人。博士后14人,院内培养报读博士50多人,已取得在职博士学位10人,为医院发展增强了人才力量。

    从事临床工作3年,人事工作29年,看着优秀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关美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康丽玫:

    发扬“钉子”精神

    她说

    做好一颗螺丝钉,发扬“钉子”精神。

    她档案

    职务:产科党支部书记、产科爱婴区护士长

    工作时长:27年

    ★她力量

    党支部书记是党员的一面“旗帜”,产科党支部书记康丽玫深知这一点,她带领支部党员努力探寻党建新思路,带领科室坚持党建引领,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2014年,她创立了“爱婴坊”,如今已成为产科党支部的特色党建品牌。通过建立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为爱婴区产后乳腺管不通畅妈妈义务疏通乳腺。9年来共为5000多人服务,收到500多封感谢信。

    2022年10月29日,医院实施临时封控,这让不少孕产妇非常担忧,医护人员也同样需要心理建设。为此,康丽玫一边安抚孕产妇情绪,做好服务工作;一边及时举办党建活动,激励支部职工坚守岗位,战胜困难。刚开始略有抱怨的孕产妇后来也对医护人员表示理解和感谢。

    在同事们眼中,康丽玫还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她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考取国际泌乳顾问,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泌乳支持专家。在她的激励下,科室越来越多护士也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一锤一锤地打,一步一步地钉,就能彰显自身的价值。”康丽玫说。

    张爽:

    全力守护患者“生命线”

    我将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线”,为了人民的健康奋斗终身。

    她说

    职务:重症医学科主任

    工作时长:21年

    她档案

    ★她力量

    ICU,从来都是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的最后战场,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2022年12月,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增感染者快速增长,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爽与同伴们坚守最后生死防线。

    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2022年12月20日,为了更好地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医院决定增设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的仪器设备缺一不可,这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新病区启用前,张爽多次到病区查看环境,仔细评估和记录紧缺的设备和物资,安排医护人员。在全院各科室的支持和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仅3天新病区便顺利启用。

    短短10天,张爽先后共协助开设了4个ICU病区,在“保健康 防重症”冲刺阶段,最大限度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爽说,但在全院的努力下做到了。

    那段时间,张爽不仅要协助开新区,还要每天参与危重症患者的会诊,每天都像打仗一样,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深夜12点是常有的事。最终,张爽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昼夜奋战,克服身体不适、人手紧张,咬紧牙关坚守阵地,使疫情最困难的阶段平稳有序过度。

    张爽说:“没有什么英雄,只不过是热爱自己职业的一群人,用行动抗击疫情。”

    尹银定:

    用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

    她说

    生命相托,责重如山,勇往直前,守护健康!

    她档案

    职务:感染科护士长

    工作时长:27年

    ★她力量

    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到如今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抗“疫”老兵感染科护士长尹银定始终冲锋在“疫”线。

    2022年12月,原本还在桃源支援隔离病区建设的尹银定,被紧急召回江门市中心医院。由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增加,原本已基本关闭的感染二区需要立即启动,尹银定带领团队仅花了两三个小时把二区环境设施、工作流程、物资保障进行整理。当晚8点,即开区收病人,一下子就收治了8个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不到3天就收满了42张病床。

    对于尹银定来说,最艰难的是人员的合理调配。“我们难以预估有多少病人,而护理团队人员有限,且来自不同科室,做好排班很重要。”为此,尹银定不断打电话协调人员。最初的时候,有的护理人员上完白班,还要顶晚上12点的班,一天工作十三四小时。

    在团队建设基本稳定后,尹银定则把更多精力花在病人照护上,她每天查房,跟进每一个工作环节、排查隐患、记录问题、改进流程,并带领团队首次开展俯卧位通气,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然而,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加上过度用嗓,尹银定也感染了新冠病毒,自此嗓音便哑了,至今嗓音仍未完全恢复。

    “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曙光。”尹银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医护人员的初心与使命。

    汪海芹:

    迎难而上为生命护航

    她说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她档案

    职务: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工作时长:21年

    ★她力量

    2022年12月,病人激增。可是ICU护理人员很多都“阳”了,原本70多人的ICU护理团队,最终只有10多个人没“阳”……作为ICU护士长,汪海芹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压力下,汪海芹还承担着ICU新开区护理团队的组建、护理流程的理顺等问题。“工作千头万绪,从白天到晚上一直在工作,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汪海芹说。

    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汪海芹两个星期没回家。每天忙查房,忙搬设备开新区,忙协调人员……回想起当初的艰辛,汪海芹说:“真的是熬过来的。其实并非是有多么崇高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觉得,如果自己休息,别人上班,自己也不忍心。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是大家相互支撑过来的。”

    在这次救治中,让汪海芹印象最深刻的是,内科ICU收治的第一个患者。当晚10点多,她和同事刚搬完新病区的设备,累到不行,但还是咬咬牙收治了那位患者。当时该患者呼吸衰竭,具有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多次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看到患者康复,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汪海芹说。

    宫淑芬:

    奋战一线显担当

    她说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胜在坚持。

    她档案

    职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工作时长:14年

    ★她力量

    2022年12月初,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宫淑芬结束了在感染科为期40多天的支援后,来不及多作休息,她便立即投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中。

    越是艰难,越是奋勇向前。当时,科室55张病床爆满,且不少患者都具有高危因素,护理工作十分繁杂,宫淑芬与同事一道以顽强的毅力与责任担当坚守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

    那段时间很多护理人员都感染了新冠,作为“幸存者”之一,宫淑芬自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除了加班加点为患者配药、打针、翻身、通气、做雾化,操作各种设备仪器外,她还要每天不断学习有关方面新知识、疫情防控新动向,以便更好地护理患者。

    让宫淑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感染新冠合并基础病的老病号,出现呼吸困难,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之后出现脱机困难。在治疗过程中,宫淑芬和同事用心护理,加上患者及家属配合,最终帮助患者成功脱机至拔管,患者并于近日康复出院,这让宫淑芬和同事都非常感动。“能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区秀丽:

    精益求精 术业专攻

    她说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她档案

    职务:护理部副主任

    工作时长:17年

    ★她力量

    江门市首位护理硕士研究生,江门市三级高层次人才,2022年江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专家型、管理型护理工作者……区秀丽身上的标签颠覆着公众对护士这个职业的认知。从事护理行业17年来,她在专业路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提升科研及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彰显了新时代专家型护士的风采。

    在区秀丽看来,护理科研的落脚点就在于促进病人康复。“在临床护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中,我们把发现的问题,通过科研的形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她说。

    自2018年起,区秀丽任护理部副主任以来,带领护理团队搞科研,不少成果还在临床工作中派上了用场。2020年,护理科实现零的突破,获得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一项,发表护理SCI论文2篇;每年组织开展创新活动20项目,获专利10多项。

    “未来,随着专科、专病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提升护理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区秀丽说。

    卢娟:

    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圆梦

    她说

    踏实做事,与人为善。

    她档案

    职务:生殖医学中心胚胎实验室技术人员、副研究员

    工作时长:近20年

    ★她力量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卢娟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不断进修深造,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现入职江门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目前,卢娟主要从事胚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与此同时,她还会抽时间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不错成绩。

    卢娟尤其关注不孕不育的科学研究。《中国不孕不育现状研究报告》显示,近20年来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已从3%攀升至12.5%,每8对夫妻就有1对不孕不育,其中与男性因素有关的占比较高。然而,至今不孕不育绝大部分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对于不孕不育的防治缺乏重要的理论基础,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在临床研究中,卢娟发现下丘脑GAD1表观遗传改变可能介导了孕期治疗剂量的地塞米松所致子代睾丸发育异常,这些研究内容与思路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此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她的研究,将为男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人类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今后,卢娟将继续追科研梦,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圆生育梦。

    任亮亮:

    在科研领域闯出一片天

    她说

    大道至简,徐徐图之。

    她档案

    职务:医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

    工作时长:11年

    ★她力量

    “我喜欢在实验室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也享受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科研成果的成就感。”为了做科研,在2017年,任亮亮放弃稳定工作考上中山大学读博士,毕业后进入江门市中心医院成为一名专职科研人员。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也非常高……目前,任亮亮研究的领域就是肿瘤复发转移,聚焦乳腺癌、卵巢癌等女性肿瘤。EphA8(基因)促进乳腺癌脑转移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EphA8促进乳腺癌脑转移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这两个课题分别获得广东省自然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研究成果将为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是女性,特别希望能为女性健康多做一点工作。”任亮亮说。

    在任亮亮看来,她遇到医院高水平发展的好时机,近年来医院对科研的投入和支持也越来越大。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医院“双高”建设。

    科研路漫漫,任亮亮希望社会打破性别偏见,更多人能看到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用行动证明女性在科学领域也能做得很好。

    朱敏芳:

    干得了临床 搞得了科研

    她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职务:神经内科护士、临床研究护士 工作时长:4年

    她档案

    ★她力量

    “阿伯,这些药你记得一天吃两次,有需要再找我们。”朱敏芳推着护理手推车忙碌地穿梭在病房,并不忘叮嘱患者。

    除了是一位临床一线护士外,朱敏芳还是一名拥有全日制硕士学位的护士和临床研究护士。她不仅为患者提供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还在空闲时间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她主要研究方向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以往在患者出院随访中,只了解患者有没有按时服药,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其实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我把这个随访中常见问题作为课题研究方向。”朱敏芳说,去年,课题已经顺利结题。课题聚焦在随访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评估工具,不仅关注出院后卒中患者生理自理情况,还关注其心理情况,构建新型的随访模式,促进脑卒中患者随访全面性评估,增强主动复诊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做科研,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惧熬夜的坚持,不怕掉发的决心。” 朱敏芳笑着说,护理科研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很有成就感,将继续为优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