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质量发展的江门担当与突破
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江门力量
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发展的江门担当与突破

    围绕江门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招商的精准性、实效性,紧跟科技创新新动向,有针对性地吸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优质项目,注重集聚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高质量项目。

    实干启新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描绘了奋进的蓝图。江门闻令而动,围绕高质量发展连出实招大招,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次推进会;举办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次现场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200个重点项目开工(投产);举办第一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召开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进一步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处处呈现开局起步的气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门的根本出路,是江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江门

    实现赶超的历史性机遇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江门必须牢牢抓住。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高度重视,2023年开春的第一会就以超常规的方式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起新时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江门紧跟全省步伐,以应有的担当和使命感,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天就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次推进会,吹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推动高质量发展江门有底蕴。勤劳智慧勇敢的五邑先辈先贤曾经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篇章。江门孕育了岭南大儒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史学家陈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一大批名人名家,祖籍江门的两院院士达34名,涵养了丰润的历史文化底蕴;江门是珠三角老牌工业基地,建起了曾经让人自豪的亚洲第一糖厂;江门的先辈勇闯天下,在异国他乡开辟了新天地,成就了胸怀天下的眼界、敢为人先的气魄,厚植了江门“侨”的优势,为江门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推动高质量发展江门有基础。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2年,江门经济社会多项工作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打造了面积1395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召开了全球招商大会、成立了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省布局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大型产业集聚区10项重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GDP增速居全省第二,为建市以来最好排位;各行各业干事创业精气神面貌焕然一新,展现了江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韧趋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漫漫征途中,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谋略;既要放眼长远,又要着手当前,解决好眼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解决谋划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要全面准确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放眼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前沿,比对深圳等发达地区,全面检视江门高质量发展的差距,找准找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谋划,前瞻性、精细化制定江门市高质量发展规划总体方案,形成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是解决人的问题。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有多大,关键还是要看广大干部群众。要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与志气,引导每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当中建功立业,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万马争先中实现一马当先,步步领先。提升能力素质,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大培训,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依托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开展大轮训,在党员干部中讲深讲透讲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破解本领恐慌。开展大轮岗,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强配全干部,打破单位、行业使用干部的藩篱,探索跨学科跨部门提拔使用干部,把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魄力、肯担当、想作为的干部选拔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岗位。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营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真心实意地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加强政风监督,在企业主和群众中聘请第三方监督员,监督“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等行为,坚决杜绝“躺平式”作风,大力营造让企业安心顺心放心的营商环境。

    三是解决工作机制问题。构建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各级成立由地方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制度,定期集中研判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江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江门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干字当头,闯出江门路径。

    一是优化提升“六大工程”,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生动地证明是符合江门实际、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是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打开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金钥匙”。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六大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促进乡村振兴等,推动各县(市、区)均衡发展融合发展。

    二是精准发力,做大做强产业链。坚持制造业当家,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硅能源、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盾构机、传感器、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分别明确若干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系统推动产业链建设,对照产业链发展前沿,及时分析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迅速有效为产业链中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题。

    三是发挥特色资源比较优势。“侨”是江门的重要资源,江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共同努力。要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尤其是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到江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积极献计献策献力。同时,发挥江门承东启西、发展空间广阔、物流网络高效、生产生活成本优廉等比较优势,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还要抢抓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建好用好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发挥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四是全面发力,精准招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分秒必争的行动力,高质量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江门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招商的精准性、实效性,紧跟科技创新新动向,有针对性地吸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优质项目,注重集聚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高质量项目。要持续提高招商服务水平和质量,不单要引进来,还要为企业在江门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紧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优质项目筑好“安乐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奋斗正当时!明天的江门如何,取决于今天的行动。要拿出“敢打冲锋头阵”的最强担当、“干就干到最好”的最佳状态、“拼就拼到极致”的最实作风,闯出一条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全面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为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江门贡献。

    (陆南洲,作者系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