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通美丽乡村发展“大动脉”
促进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市民移动支付体验
现场为学生办理银行业务
广发银行零售金融交出精彩“答卷”
做好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员”
违规转贷有风险 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以实际行动“助校帮学”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商银行江门分行提醒市民
违规转贷有风险 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工商银行江门分行提醒市民,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风险一:中介垫付“过桥资金”,息费隐藏诸多猫腻。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

    风险二:中介违规操作给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在“转贷”操作下,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此外,不法中介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风险三:“以贷还贷”“转贷”操作有资金链断裂风险。经营贷的期限较短,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风险四:“转贷”操作有信息安全权被侵害风险。消费者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上述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银行江门分行在此提示广大消费者,认清转贷操作的不良后果和风险隐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是防范不法中介虚假宣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所谓的“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际却隐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等风险。

    二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咨询,警惕不法中介的套路陷阱。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实际情况,若有提前还贷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情况。

    三是认真审核合同内容,按约定使用贷款。在合同签署时,要认真阅读条款,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借贷后,注意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千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