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经济目标
在春季绿化养护中巧做“加减法”
“摘牌即动工” 创造多个“蓬江首次”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
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蓬江区完善“墩、育、护”工作链
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江门日报记者 胡晴晴 通讯员 黄晓东

    蓬江区坚持把选调生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和重要支撑,完善“墩、育、护”工作链,持续加强选调生跟踪管理、培育锻炼、关心关爱,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2021年以来,蓬江区累计招录选调生14人,驻村锻炼的市、区两级选调生共24人。今年,蓬江区计划招录选调生27人。

    “墩苗”

    增强驻村锻炼实效

    “墩苗”,是北方农民在一段时间里,故意把幼苗边上的土踩实,暂时不浇水、施肥的一种做法。正如庄稼不“墩苗”难有好收成一样,干部的“墩苗”也不可或缺。

    两年驻村锻炼是选调生成长的关键。蓬江区结合选调生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和行政村发展特点等,精准匹配安排驻村锻炼,让选调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驻村锻炼实效,助力乡村发展。对建筑、规划建设等理工类专业的选调生,优先安排在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所在村;对新闻传播、艺术等文学类专业的选调生,优先安排在革命老区村、旅游文化村;对法学类专业的选调生,优先安排在治理难点村。

    同时,由各镇党委统筹协调、各村党组织具体安排,根据各自实际,因人设岗交任务、压担子,推动选调生深度参与乡村治理、矛盾调解、村务决策、产业发展等重点难点任务,引导选调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提升基层工作本领。

    在荷塘镇良村村,选调生曾雪美驻村不久,便分到了“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而后,一连数月,她每天拿着村里地图研究村路门牌,对照户籍底册到各家各户拍照打点,完成了全村约560栋建筑以及5000多人的信息录入。

    “采集工作由我具体负责,每个细枝末节都要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曾雪美表示,经过信息采集,她对村里情况从“一无所知”迅速变为“知根知底”,为以后入户走访、联系村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蓬江区还不断强化选调生驻村期间的跟踪管理,制定选调生到村任职日常管理工作清单,明确组织部门、录用单位、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等17项工作职责,每季度开展谈心谈话、平时考核,每半年对选调生驻村履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每年开展到村探访、座谈交流。建立选调生工作汇报机制,要求选调生每月向村党组织、每季度向乡镇党委、每半年向组织部门作一次情况报告,实时掌握选调生思想动态、工作表现。

    “育苗”

    搭建互动交流、比学赶超平台

    蓬江区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综合管理培养计划,把选调生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师徒帮带”“新老传承”“伙伴成长”等方式,搭建互动交流、比学赶超平台,加强选调生思想引导和言传身教,激发争先实干意识。

    一方面,建立驻村选调生“双导师”机制,由录用单位选派1名科级干部、乡镇党委选派1名股级干部担任导师,对选调生驻村工作和生活全程跟踪指导。发挥村干部“身边人”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帮助选调生尽快熟悉村情、融入当地。

    语言关是不少驻村选调生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初到荷塘镇霞村村的选调生李韵婷,对当地乡音一头雾水。为此,在开会议事、办理业务、入户走访时,村干部都主动说标准的粤语或普通话,帮助她度过一开始的沟通难题。“从和村民相对无言到嘘寒问暖,从照本宣科讲政策到灵活变通拉家常,我取得的这些进步都有赖于村干部的帮带。”李韵婷表示。

    另一方面,围绕到村任职、国情调研等主题,常态化举办选调生座谈会,邀请驻村期满的优秀选调生分享基层经历、工作体会,让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传授工作经验。用好选调生召集人机制,引导选调生每季度自主策划、组织“邑选成才”学习交流活动,走出驻点村,到区内区外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示范点参观调研,面对面向先进地区基层干部学习取经。

    去年,蓬江、鹤山29名选调生联动,开展“邑选成才”活动,先后到杜阮镇上巷村、棠下镇良溪村、鹤城镇五星村、龙口镇青文村参观调研。

    去年底,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蓬江区举办选调生征文比赛,面向全区24名驻村选调生征集文稿,经选调生互评初审,市、区两级组织部门以及各镇(街)评分复审,最终评选出6篇优秀征文,其中棠下镇石滘村选调生邓晓韵凭借《在乡村大地上书写不负韶华的绚丽篇章》获一等奖。

    近年来,蓬江区先后举办了选调生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征文比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今年起,蓬江区还将拓宽选调生培训渠道,在初任培训、驻村培训的基础上,链接“蓬江夜校”课程资源,邀请选调生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夜校班次。

    “护苗”

    加大关心关爱力度

    针对部分外地选调生遇到的生活难题,蓬江区召开村干部、选调生到村见面会,提前沟通做好选调生的日常食宿安排,对外地选调生“一人一策”妥善安置,完善日常关怀保障机制,解决选调生驻村后顾之忧。加大对选调生的关心关爱力度,依托“选调生探访日”机制,定期对选调生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实地走访,全面了解选调生需求,帮助选调生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落实相关经费保障,用好用活驻村安置费、教育培训经费、国情调研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引导和支持选调生为基层献智出力。

    驻村期间,荷塘镇唐溪村徐茂成发现,村里农户有农产品,但销路不广,且从事农村电商的人才比较欠缺,农户们大多没有直播带货的经验和技能。“上级为我们配备了选调生经费,一直没想好如何利用,现在找到用处了。”为此,徐茂成主动出谋划策,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作,利用经费,链接市人社局、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的场地、师资资源,推动举办荷塘镇首期农村电商技能提升培训班。“什么时候举办第二期培训啊?”培训班结束后,一名唐溪村村民迫不及待地问徐茂成,让徐茂成倍感欣喜。

    此外,蓬江区还拓宽选调生使用锻炼渠道,抓好驻村“后半篇文章”,选派驻村锻炼期满、工作表现突出、有培养潜力的选调生到区委重点工作专班、核心部门关键岗位跟班学习,继续锤炼本领。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