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力争今年底全市市场主体超74万户
以赛传情 凝聚侨心
江门设计周设计沙龙活动举行
志愿服务造就“广东最美”
师生代表学习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知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会城街道民和社区:
志愿服务造就“广东最美”

民和社区启用了社区、社工、社会群体、社会志愿者、公益部门联动模式,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全覆盖。图为社区为老人送餐上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实习生 黎雨源 通讯员 聂继业 钟美绿

    现有志愿者870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5%;投入10万多元升级改造社区党建服务阵地,打造更具党味、学用践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场所;积极发展党员先锋队,参与党员人数586人次,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社区“大党委”成员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逾3000小时……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彰显了新会区会城街道民和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实践张力。

    近日,省文明办组织开展2022年度广东省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经过评审,全省共有50个社区入选“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民和社区榜上有名。

    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

    走进民和社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党建教育基地映入眼帘。据介绍,该社区2019年投入10万多元升级改造社区党建服务阵地,打造学用践相结合的“七一”地带、红色长廊、服务小站、教育实验点、党员红星农场等志愿服务场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民和社区积极牵头发展党员先锋队。2022年以来,社区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文明城市创建、巩卫宣传、入户慰问等党员志愿服务35场次,参与党员586人次,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工对口承办的模式,我们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使社区管理更加有效、更具质量,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强烈。”民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振勤说。

    据介绍,6支志愿服务队包括志愿楼长服务队、科普信息志愿服务队、民和舞蹈队、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及卫生环保志愿服务队。2022年至今,民和社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1847名居民提供四大类服务共4094次,协助开展专项服务10场,入户宣传探访9657户,参与志愿者人数达2242人次。

    基层治理离不开群众基础。在日常社区管理中,陈振勤发动党员成为志愿楼长,担当“红色种子”。目前,志愿楼长队伍已发展到30多名,在协助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教育宣传、调解居民纠纷等工作上作用初显。

    “能当上志愿楼长我很开心,可以更好地为邻居服务。”民和社区民和苑志愿楼长李师傅表示,他经常组织居民清洗楼梯,打扫周边卫生。

    打造个性化服务项目

    民和社区成立于2016年12月,社区党总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把社会组织力量整合起来,启用了社区、社工、社会群体、社会志愿者、公益部门联动的模式,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全覆盖。

    发挥社工机构思维活跃、专业专注优势,近年来,民和社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创优服务项目。

    一方面,打造个性化服务项目,如“爱心学堂”“青少年成长计划”“全民义工”等多个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共为困难家庭儿童提供作业辅导64堂,开展葵艺、陶艺、农艺等课外教育活动35场次,举办群体性公益活动10场次、科普活动10场次,1万多人次受惠。

    另一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由社工提供专业入户知识培训,为困难家庭建立一户一档,实行动态更新。同时,在服务中融入当地居民生活,实施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的专业活动,回应居民的急事、难事、小事,真正做到精准帮扶。

    如今,社区孤寡老人有人帮,残疾人士有人扶,失业人士有人助,假期“熊娃”有人管,社区一家亲。

    为居民提供“可服务清单”

    民和社区坐落于会城南大门,毗邻今古洲经济开发区,周边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丰富,社区党群服务街被确认为新会区城市党建“南枢纽站”。

    依托这一组织优势,陈振勤带领社区“两委”干部,深入了解辖区各类党组织的分布、党员年龄、学历、特长等情况。2018年底,民和社区“大党委”成立,成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型社区建设新路子的突破口。

    “我们联合新会机电中专开展电器义修、电路义检志愿服务活动;联合新会区住建局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联合两新党组织开展扶贫助困活动。”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张翠玉介绍。依托“大党委”平台,社区链接内外资源,盘活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党建资源,为居民提供“可服务清单”。截至目前,“大党委”成员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逾3000小时。

    2021年4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到多宗关于电动自行车进电梯、在消防通道充电等投诉。经初步调查,三和苑、民和苑两个小区共有电动自行车700余辆,存在严重充电安全隐患。社区“大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后,新会区住建局协助物业公司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安装电梯车阻系统及公共充电桩,成为全市首批全面配备电动车禁入电梯车阻系统的小区,覆盖住户1800多户。

    接下来,民和社区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增强社区互助自助能力,为社区民生保障及社会治理注入更多社区力量,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