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抹抹“志愿红”点亮美丽葵乡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3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雷锋 见行动
一抹抹“志愿红”点亮美丽葵乡

新会区广泛开展洁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
曾毕如(图右)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赵艳平积极组织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任晓盈 摄
梁锦汉积极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受访者供图

    有一抹红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是文明之城的底色。

    在车水马龙的路口处,看到这抹红色就让人感觉安心,他们会引导行人文明通行,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看到这抹红色让人感觉欣喜,他们会身体力行扮靓街道环境,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看到这抹红色让人感到暖心,他们的爱心凝聚成力量,传递给全社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志愿者。他们身穿着红色马甲,以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建功志愿新会,传递文明新风尚、社会正能量,那一抹抹“志愿红”,点亮了美丽葵乡,为新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志愿力量。

    3月,是学雷锋月,新会区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相关活动,结合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动员全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雷锋精神代代传。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学雷锋、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2164场,累计超1.9万人次参与,活动总时长超3.9万小时。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叶田

    (署名除外)

    丰富平台载体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今年3月起,新会区“绿美广东”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每周持续开展。活动中,志愿者们拿着垃圾袋、钳子等工具,沿着街道、河道仔细捡拾被丢弃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把收集的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携手创造洁净优美、绿色舒适的城市环境。

    3月11日,新会区开展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强国有我·争当新时代科普先锋”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现场设有“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守平安·护生命”消防小达人、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护河护水等多个摊位,为市民普及垃圾分类、应急急救、禁毒、消防安全等知识。

    同一天,“育苗有爱 你我同心”助学义卖活动举行,由新会区各校师生们以及志愿者们精心制作的作品广受欢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淘宝”,奉献爱心。

    新会志愿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关注老年群体,加强反诈宣传。

    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奏响了新会志愿“合奏曲”。据悉,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会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团区委和义工联的作用,积极发动全区志愿者广泛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一条街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助学义卖、普法宣传、健康管理、义修义剪、平安建设、环境保护、人大代表接访等多种类型志愿服务,满足居民群众日常需求,以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志愿服务实实在在热在基层、扎根基层。

    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引导,新会区加强宣传联动,积极营造学雷锋浓厚社会氛围。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发布《新会区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倡议书》《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活动指南》,倡议广大市民朋友参与2023年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系列活动。每个村(社区)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电子显示屏”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将学雷锋志愿服务不间断地送到居民小区、村社农户的身边,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持续精准发力

    建立特色志愿服务体系

    据统计,目前,新会区共有1019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逾15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可以拥有无限可能的群体。志愿者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如何更好地凝聚力量,深挖潜力,为市民提供更贴心地服务,是新会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团新会区委、新会区义工联、新会区文明办联合发力,立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精准服务,以品牌项目为抓手逐步形成了新会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八大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各有着重,编织成一张以红色为底色的爱心网络,贴心服务暖人心。

    守护先锋项目始于2022年5月,以应急救援专业化志愿服务为目标,为应急救援、应急技能培训、禁毒宣传等平安建设工作储备社会力量,提高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共有专业志愿者67人,共开展守护先锋活动52场次。

    大学生暑期调研项目始于2018年7月,每年暑假期间,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大学生到城市社区、乡镇农村开展调研,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实施以来先后围绕“交通微循环”“十大民生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市委‘1+6+3’工作部署”等主题开展调研,组织300多人次大学生参与,提出200条有效建议。

    葵风新韵项目始于2022年5月,以弘扬继承传统文化为宗旨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参观新会革命旧址、传统文化旧址、本土特色场所等活动,引导全区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冈州风韵、坚定历史自信。

    志愿者学堂项目始于2015年,通过开展多种科目的志愿服务技能提升的培训,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宣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志愿者们搭建起学习的平台,提升志愿者和志愿队伍的专业能力,目前共开展志愿者学堂活动205次。

    葵乡微公益项目始于2012年,是覆盖面最广、服务内容最多的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开展交通安全、环保低碳生活方式等安全、健康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的宣传倡导,以及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宣传、科技普及活动。

    朝阳行动项目始于2012年,以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大手牵小手”的模式,举办“万胜星火计划”暑期夏令班,对困难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帮扶帮教,实现共同成长。夏令班已开课98次,参与活动学生志愿者11785人次。

    残健同行项目始于2007年,通过举办生日会、入户探访、出游活动、宣传普及权益政策等一系列关爱残疾人活动,倡议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从而让残疾人建立自信、培养技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2020年,该项目被评为2020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风采

    司前镇新建村志愿者梁锦汉

    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

    梁锦汉是司前镇新建村一名年轻党员,也是一名村“两委”干部和专职网格员,他还有一个引以为豪的身份,那就是志愿者。谈起梁锦汉,村里的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说:“汉仔待人友好,我们遇到事都喜欢找他,他非常热心,还能干。”

    7年前,梁锦汉大学毕业后,决心要回乡发展,他想要为家乡建设出力。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他,活跃于村中的大小事务,他主动注册成为新建村义工(志愿)驿站的一员,积极参与、组织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新建村的发展越来越红火,村内环境全面优化,村级经济全面发展,已经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村干部,当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希望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群众,更紧密地联系群众,拓展文明内涵,努力把‘全国文明村’这块牌子擦得更亮。”梁锦汉笑着说。

    目前,梁锦汉的志愿服务时长已有240多小时。就在今年,他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消防宣传、舞蹈健身、红色教育、学法普法、清洁家园、健康检查、网络安全宣传、生态环保宣传、爱心慰问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文明新风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形式多样的活动广受欢迎。“汉仔很有心,每次有活动,他都会挨家挨户宣传,发动我们积极参与,村里人的凝聚力更强了。”村民成叔告诉记者。

    平日里,梁锦汉也把学雷锋记在心中,作为一名专职网格员,他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主动了解村民需求,链接资源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他还身体力行,充当村里的“保洁员”“交通劝导员”,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在工作过程中,看到脏乱情况,毫不犹豫拿起工具清理,经常可以看到他清理乱堆积的杂物和池塘漂浮垃圾的身影。在梁锦汉带领下,辖区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村民们也自觉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齐心协力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梁锦汉表示:“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可以影响更多身边人也参加志愿服务,让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让文明成为常态,何乐而不为。”(钟珍玲)

    新会区义工联直属服务总队副队长曾毕如

    身体力行带动身边人参与志愿服务

    今年,已是曾毕如注册成为正式志愿者的第10个年头。目前,曾毕如是新会区义工联直属服务总队副队长,也是新会区葵乡微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之一,担任手语队队长,服务时数超过3600小时。

    “每一次帮助他人之后,我都能感觉到,生命仿佛里透进了一束亮光。”谈及曾毕如的“好人事迹”,一切都要从2013年的夏天开始说起。

    2013年的某天,朋友发来的一则求助捐献血小板信息引起了曾毕如的注意。求助信息显示,一位年仅20岁的白血病病人正在广州进行化疗,急需血小板。因为刚接受骨髓移植,他需要大量血小板。

    当时有近10人自发驱车前往广州捐献,由于体重、血压、转氨酶等各项指标要求比较严格,最终成功捐献的只有两人,曾毕如是其中之一。

    “我们前后去了好几趟,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没能留住那条年轻的生命。此后,我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有幸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曾毕如回忆道。

    “现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参与志愿服务。”十年来,曾毕如完成了从一位普通志愿者到骨干志愿者,再到管理者的转变。

    爱心义卖、慈善捐助、护苗行动、残健同行、孤儿关爱、低保困难家庭探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曾毕如坚信,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自己获得快乐的过程。

    “做义工,能长期坚持下来很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身体力行,尽量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参与进来。”曾毕如表示。

    2015年,义工联开展青苗助学活动,曾毕如便开始资助新会区的两名困难学生,每年定期上门探访,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赠送生活用品。从小学到初中,直至现在,资助仍在继续。

    “去年送助学金时,学生家长对我说,孩子在课余时间也会去参加义工活动,让我有机会带他们一起参加。”这让曾毕如倍感欣慰。

    曾毕如有时也会带着小孩一起去参加活动,2014年和2016年,他和孩子获得“江门市优秀亲子义工”称号。

    曾毕如表示,十年来,社会风气变化很大,志愿服务已成很多人的习惯。以前,搞义工活动不时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需要“拉壮丁”,现在大家报名很踊跃,有时义工名额还不够。她所在的义工队也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团队骨干超过200人的庞大队伍。

    (黄胜)

    会城街道志愿者赵艳平

    将善心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我从小就乐于助人,每次帮助别人后,我都会感到很快乐、很满足。”赵艳平多年来一直热衷于参加志愿服务,如今担任会城街道文联秘书长,她积极策划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将善心、爱心传递给更多人,扩大志愿服务宣传面、覆盖面。

    探望困难群众、走访宣传公益知识、路见垃圾立即清理……经常与社区群众亲近的赵艳平被大家亲切称呼为“平姐”,赵艳平表示:“附近有很多街坊,特别是老人,遇到难题时都喜欢找我倾诉,我也会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大家都特别信任我。”

    2012年,赵艳平入职会城街道办文体服务中心,负责各类活动的策划,“现在我们每个月会举行大概10场活动,主题丰富多样。我在策划活动时,会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从而避免将活动举办得流于形式。”赵艳平说。

    “学雷锋”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一推一剪皆温暖”义剪服务活动、“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亲子讲座……在赵艳平的努力下,多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每个月轮番与群众“见面”,深受大众欢迎。

    2022年10月,赵艳平策划的《守护生命,让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培训成功举行,毕业于医学院校的赵艳平深知学会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赵艳平表示:“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让群众正确掌握急救知识很有必要。”据了解,此次培训邀请了新会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钟景良向群众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群众在培训中学习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除此以外,赵艳平还积极参与“粤韵入基层,文化进万家”粤剧粤曲文化分享活动、“传承文明家风 构建和谐家庭”家风系列宣讲活动、启超家风系列讲座等活动的志愿服务,让更多优秀文化声音传到会城街道各家各户中去,让文明之花开枝散叶。

    赵艳平不仅自身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而且她的家人也不例外,“我的孩子也特别喜欢当志愿者,一有机会他就跟着我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就如“大手拉小手”,赵艳平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染着身边人。(任晓盈)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