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
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蓝图
江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就职典礼举行
109名选调生集中“充电”
舞剧《侨批·家国》将开展常态化巡演
重现铁路华工创造的工程奇迹
将志愿服务的快乐传递出去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消防救援站正式揭牌进驻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不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
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蓝图


    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决议

    (2023年3月28日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会议原则同意市政府提请审议的《总体规划》。请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修改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呈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严格依法依规组织实施。

    □江门日报记者/毕松杰 通讯员/区志宏

    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全市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蓝图。

    3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会议要求,持续跟进国家和省的最新政策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成果,不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蓝图。

    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当年10月,我市按照省政府要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12月,确定技术编制单位并启动现状调研及相关专题研究。

    2020年,编制组克服疫情阻力,深入开展现状调研。走访各县(市、区)政府和23个市直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召开10场专题座谈会,形成《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存量建设用地规划研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研究》《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研究》《陆海统筹和海岸带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城市规划实施与灾害风险评估报告》6项专题报告,完成城区划定、年度体检评估,制定《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预下达建设用地规模分配方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布局,对接《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初步方案。

    2021年,编制组形成《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并就《总体规划》方案与“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大型产业集聚区、“三区三线”试划等工作持续开展衔接与协调。2022年2月,向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通报规划编制工作进展。4月起,《总体规划》先后完成征求意见、座谈会(19场)、专家咨询、专家论证、听证会、社会公示、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等规定程序。10月,先后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最终形成《总体规划》(送审稿),内容包括文本、图集、文本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等一套成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易中强认为,《总体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编制思路清晰,基础工作扎实,符合我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实际,落实了国家、省的上位规划要求,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总体规划》编制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多次与编制组沟通,提前介入《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做好审议工作,我们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及时跟进和掌握《总体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赴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就产城融合、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陆海统筹以及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等方面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听取当地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工委主任陈旻说。

    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性支撑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发表初步审查意见,认为《总体规划》内容全面,符合江门实际,涵盖立足区域谋划江门发展、构建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打造高效内外交通网络、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加快中心城区聚核强心等重点工作,近期更是以“一主四副多极点”城市空间发展架构为统领,着力提升主城区区域影响力及四个副中心和多极点内生发展动力,强化区域协调,统筹资源利用,推动全市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建设,集中力量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总体规划》在符合国家、省等上位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协调衔接了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突出了可操作性,对江门市未来发展有战略性引领作用。”陈旻说。

    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又要有具体落地的细致考量,才能让规划从平面变成立体,从理念变成实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研究室主任傅昭君认为,《总体规划》是“一张总图”,“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的其他规划必须在总体规划的统筹平衡、指导约束下开展。为确保实现《总体规划》目标,维护《总体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必要建立《总体规划》实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总体规划》是一个中长期(15年)规划,建议允许在中期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新政策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农业工委主任胡亦邦建议加强规划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把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专题规划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去宣传解读,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用更多实际行动支持规划落地。

    “我希望政府各部门站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立足全局,统筹谋划规划的落地实施。比如,补齐我市综合交通短板,深入研究不同交通方式有效融合、城市交通网络与区域交通网络高效融合、交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等问题;解决好产城分离的问题。目前较多产业园区离城市远、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新的城市平台缺少产业平台的有效支撑,所以在落实层面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按照《总体规划》部署全力做好产城融合规划,做好城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优化整合。”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焱说。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利用的基础性资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土空间三条保护红线之一,为耕地保护制度奠定了核心内容。而我市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是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总体规划》从耕地保护责任、用途管制、保护监督等方面对耕地保护利用作了很好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切实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面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提升农村集体组织、农民等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积极性。”胡亦邦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