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侨乡之力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市花引领绿美江门建设
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4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侨批中的党史”计划赴北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
以侨乡之力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弘扬侨批文化,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江门迈出从容且坚实的又一步!记者昨日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侨批中的党史”研究成果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这是继2021年“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之后,五邑侨批的再度进京。从“侨都”到“首都”,将让世界看到华侨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以侨乡之力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隶属于中宣部,是一座社会科学类党史专题纪念馆,于2021年开馆,是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2021年6月18日,习近平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江门侨批文献有近5万件,国内现存最早的侨批也出自江门。近年来,江门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围绕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侨批文物,深入挖掘和展示蕴含其中的诚信观念和家国情怀,形成了独具江门特色的侨批保护活化运用升级路径,江门侨批走出“深闺”,重焕活力,成为江门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凝聚海内外侨胞共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纽带。

    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江门市委宣传部将侨乡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侨批置于百年辉煌党史的坐标中进行观察解读,一封封辉映百年党史的侨批从尘封中走出,为研究侨批中的党史提供了大量素材,为侨批的活化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打开了党史研究的全新视角,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方向。

    在大量侨批史料中,江门精心拾取侨批中的党史印记,在相关部门、高校、民间收藏家以及媒体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推出16期“侨批中的党史”短视频、100多个融媒体产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报道,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江门市启动侨批保护活化利用“十大行动”,即举办江门侨批(银信)全球征集活动;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侨批展览;推动侨批展览走进港澳、走出国门;邀请中央媒体深度宣传侨批文化;研究提炼侨批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挖掘宣传“侨批中的党史”;讲好侨批中的党史、侨史故事;培养优秀侨批(银信)故事讲解员;开发侨批文创产品,建设一批侨批主题城市景观;创排以侨批为题材的文艺精品,让侨批文化逐渐从“养在深闺”到“全国网红”。

    创新表达,潮流包装。江门充分把握侨批连接海外、跨越时空、薪火相传的独特标识,凝练海外华侨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报效家国的精神特质,创造性地用舞台艺术再现华侨群体与家国命运交织的故事和历史,创新推出舞剧《侨批·家国》、诵读剧《侨批·中国》、歌曲《一纸情长》……让侨批文化融入时代,走进大众视野,让年轻人能接受、愿接受。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