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六大活动鼓励大家共建文明城
开平打出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
保障司乘人员平安顺畅出行
167项政务服务村里办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相遇”
开平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启动
破信访难题 解群众忧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4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公益新模式、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加大宣传力度
开平打出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

开平市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反对餐饮浪费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我们四个人点这些菜够了吗?”“差不多,我先下单,不够的话再加,也很方便。”4月1日晚,记者在开平城区一家餐厅看到,服务员善意提醒顾客适量点餐。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他们要求服务员及时提醒顾客秉持“够吃就好”的原则点餐、“剩菜打包”的原则就餐。

    今年以来,开平市打出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积极探索更完善、更合理、更高效的合格食品备份样品再利用新模式,开展反对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加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反对餐饮浪费情况的监督,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文明“新食尚”,大力推广“文明餐桌”理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陈静仪

    爱心捐赠 合格食品备份样品不浪费

    今年以来,在开平市养老院,每到固定时间总有工作人员将一箱箱捐赠物品送到这里。这些是开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合格的食品备份样品,这一爱心捐赠已成为该局常态化开展的一项活动。

    据悉,开平市市场监管局每年开展食品安全抽检2000多批次,合格率达96%以上,大部分合格食品备份样品具有包装完整、食用价值高、质量安全等特点。为减少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利用合格食品备份样品,该局采用爱心捐赠的方式进行合理化再利用,让合格食品备份样品发挥应有的价值。

    “我们每年都要开展食品安全抽检,每次检测会准备好3份样品。以往样品的处置方式是无害化处理销毁,为防止食品浪费,实现合格食品备份样品价值的最大化,我们探索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向养老院捐赠抽检合格并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备份样品。”开平市市场监管局协调应急股股长张伟津表示,捐赠的食品备份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由工作人员进行精挑细选、分类整理,过程记录完整,确保捐赠样品安全有效,并明确规定捐赠样品保质期不少于1个月,且只能捐赠包装完好的检验合格的预包装食品。

    为明确合格食品备份样品再利用流程,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开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民政局、养老院和承接开平市食品抽检工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捐赠程序、三方权责等进行商定,并以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明确规定具体的捐赠流程、三方的权利义务等。同时,将食品备份样品再利用情况纳入年度考评,加强对承检机构食品备份样品再利用情况的监管。“我们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商定,在出具合格检验报告书1个月后应按规范程序对合格食品备份样品进行整理,由承检机构直接对接受捐赠单位,减少中间流转环节,提高捐赠效率,减少因中间流转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影响,避免引起二次食品安全风险和衍生危害。”张伟津说。

    自开展爱心捐赠以来,开平市市场监管局捐赠的合格食品备份样品主要包括粮油、应节食品、罐头、调味料等,捐赠食品价值达1.6万元,为开平市养老事业提供了支持和援助,为长者群体送去了关怀和温暖,实现了减少食品浪费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赢目标。

    多管齐下

    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在推进制止餐饮浪费的实际行动中,开平市一方面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反对餐饮浪费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指导经营者将防止餐饮浪费贯穿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制作、供餐等全过程。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平市已督促766家餐饮单位自查自纠并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组织专题培训班,培训餐饮从业人员250人。

    与此同时,开平市加大对辖区内餐饮浪费行为的整治力度,以午餐、晚餐就餐高峰期为重点整治时段,重点整治餐饮单位就餐处是否有反对餐饮浪费标识,经营者是否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等行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此外,开平市“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大宣传力度反对餐饮浪费。线上,通过政务网发布《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倡议书》,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反对餐饮浪费的责任意识;及时广泛公布典型案例,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对餐饮浪费情况的社会监督。线下,通过微信群、日常监管、张贴海报等途径向经营者解读关于反对餐饮浪费的工作要求、执法指引等,组织大、中型餐饮单位开展反对餐饮浪费集中宣贯,促进反对餐饮浪费理念深入人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