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心守护“根魂梦”
让文明出游成为“最美风景”
将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
以高质量党建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赴税收宣传“春天之约”
提升非遗工作队伍专业素质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4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聚的良溪”涌动浓浓乡情
同心守护“根魂梦”

昨日,众多海内外宗亲纷纷回到良溪村寻根祭祖。 郭永乐 摄

    □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胡晴晴

    4月5日,清明节当天。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志光就起床了,比平时提早了一个半钟头。“3年多没见了,太激动,一定要把回来的兄弟姐妹招待好!”罗志光早餐顾不上吃,径直前往村党群服务中心,反复确认志愿者分布、流水席准备、各地车队到达时间等各项事宜。

    和罗志光一起满怀期待的,还有守在村里的上千乡民。家乡人的热情相迎,勾起了海外侨胞、各地宗亲的浓浓乡情。印尼归国华侨罗浩昌直呼:“良溪不仅是36姓的良溪,更是我们共同的良溪,希望良溪文化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当年,万千良溪人从这里走向珠三角、走向港澳、走向世界;如今,他们在清明时节陆续回到良溪寻根,同心守护“根魂梦”。

    “这里才是我的家、我的根”

    当天一大早,良溪村便人声鼎沸,这个常住村民仅1000余人的古村落,一下子聚集了数千人。时隔3年多,“重聚的良溪”成为汇聚欢声笑语和浓浓乡情的江河。

    “这里是根,大家跑得再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是良溪人。”罗志光告诉记者,今年良溪祭拜罗贵的活动从清明当天拉开帷幕,将持续到5月3日。据预测,其间将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湖南、福建等周边省份,以及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近5万名宗亲回到良溪村祭祖。

    据史书记载,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南迁始祖罗贵带领36姓共97户人家携妻带子,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良溪村安家落户,其子孙又在江门五邑、珠三角周边地区以及国外繁衍。

    每逢清明,来自海内外的罗氏及其他氏族后人都会回到古村举行盛大的祭扫活动,感恩先祖罗贵迁徙至此开基创业。

    家住佛山西樵的罗宏,一早就带着妻子儿女回来了。“受影响疫情,这3年没回来祭祖。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才是我的家、我的根。”罗宏说。

    “良溪乡情特别浓,这就是我心中的根。没有良溪,就没有我们。每次祭祖,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都回来,就像回到家里一样,非常高兴。”今年,罗恩带着家人一起从广州海珠区回来,他说,“等孙子孙女长大了,就给他们讲罗贵的故事。”

    “良溪是永远的精神家园”

    5日早上8点,68岁的印尼老归侨罗浩昌从珠海出发,带着亲朋好友三四十人,踏上回良溪的路。

    罗浩昌在印尼出生。“小时候,父亲就一直跟我们讲述祖辈的故事,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罗浩昌说,回国定居珠海后,自己几乎每年都会回到良溪村探亲祭祖。

    “受疫情影响,我3年没有回来了。”罗浩昌说,此次回乡祭祖,他半年前就开始谋划,“最想念的是一口那皮脆肉嫩的烧猪,还有那富有家乡味道的罗氏柑普茶。”

    “这次来的人特别多,特别热闹!”此次回乡祭祖,罗浩昌邀请同姓宗亲和相熟好友一起回到良溪,“有三四十人,多是从中山、东莞、广州、珠海过来的,大家都很开心,我相信这么好的家乡,这么好的活动,每一个人都愿意来!”

    事实上,自七八年前第一次参加良溪祭祖活动,除了受疫情影响的3年,罗浩昌几乎每年都没有缺席。他说,良溪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不仅是罗氏的良溪,36姓氏的良溪,更是大家的良溪。

    南宋时期,罗贵率领南雄府广昌县牛田坊珠玑巷36姓97户人,历尽艰辛,落户今日的良溪村。近千年来,延续的文脉、传承的精神,成为从这里走出去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魂”的载体和家国情怀的寄托。

    2017年,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上,后珠玑巷纪念广场在良溪村揭幕。珠江文化研究专家黄伟宗认为,良溪村文化底蕴深厚,是继南雄珠玑巷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被称为“后珠玑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良溪“后珠玑巷”名声在外,每年清明时节,到良溪认祖归宗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形成珠三角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

    “从当年的披荆斩棘,到如今‘后珠玑巷’的诸姓后裔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对于万千后裔来说,每年祭祖是对罗贵等先祖的感恩,良溪也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罗志光说。

    改革开放以来,祖籍良溪的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初心如故,情怀桑梓,如罗兆宁、罗奇生、罗乃鑑、罗卓勤、罗光耀、罗柏林等乡贤,他们经过艰辛拼搏,事业有成之后,不忘梓里,慷慨捐资,赞襄家乡各类公益事业。

    20世纪80年代就到香港打拼的罗耀强一直心系故乡,多次积极响应号召捐资捐物,支持家乡建设。

    “回乡祭祖是我们的本分,不管走得多远都要回来。”过去3年,罗耀强少有机会回到良溪。趁着此次返乡祭祖,他特意提前一天回到江门,和哥哥罗志坚等家人团聚。

    打造特色寻根文化古村

    近年来,良溪村以实际行动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以展现侨乡特色、完善基层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助力产业发展为手段,积极打造有“颜值”更有“内涵”的美丽侨村。

    漫步良溪村,罗恩细细观察着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感慨万千:“停车场大了,卫生间靓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现在都成旅游区了!”罗恩盼望着,依山傍水的良溪村,能够焕发更大的光彩,“希望各方面多支持我们良溪村,继续修缮活化古建筑,把这里打造成更漂亮的旅游胜地!”

    “看到家乡越来越美,真的好开心!”乡贤罗志坚此前多次捐资助力家乡建设,他表示将继续支持村里的各项活动,让良溪发展更上一层楼。

    “我们将奋力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开创良溪乡村振兴新气象新局面!”罗志光介绍说,今年良溪村将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动乡村“五个振兴”。一方面,推动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发挥历史文化名村独特优势,推动良溪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寻根文化古村,进一步打响良溪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古村落”知名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蓬江区政府将聚焦良溪村,重点实施“四大项目”。一是完善青云路升级改造工程,打造许愿树网红景点,计划建设护村墙上山路径,丰富游客观光路线;二是筹划建设聚心湖移民公园,修葺改造佛宁村文化传承馆、加宽入村主干道;三是盘活闲置古建筑,打造成为良溪美术馆,提升文化旅游质量;四是计划新修防洪站,提高该村防洪能力,确保村民防汛期间人身安全。

    感情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交融,梦想在这里绽放。美丽的古村良溪,正以满满的诚意、扎实的举措、良好的平台,诚邀广大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在粤港澳大湾区这块发展热土上追梦前行,在“后珠玑巷”书写中国梦的新篇章!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