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心守护“根魂梦”
让文明出游成为“最美风景”
将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
以高质量党建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赴税收宣传“春天之约”
提升非遗工作队伍专业素质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4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将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

    江门日报讯 (记者/严建广) 4月2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江门调研。在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建设运营现场,黄坤明强调,要坚持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骑楼建筑风貌,积极引进多种业态,打响具有侨乡风情的文旅品牌,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时代魅力、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昨日,记者在赤坎华侨古镇实地回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开平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物活化保护模式开发赤坎华侨古镇,经过9年努力,今年1月10日,赤坎华侨古镇以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接下来,将迅速落实黄坤明书记在江门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持续深挖、宣传古镇文化内涵、丰富古镇业态,着力打造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

    已有371年开埠建墟历史的赤坎华侨古镇,由上埠关族、下埠司徒氏在古镇东西两端聚居发展而成。数百年来,在关族和司徒氏良性竞争下,赤坎华侨古镇的建筑风格和民风生活融汇中西,凭借独特的华侨文化和家族管理体系发展成岭南独树一帜的商贸重埠。2007年赤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赤坎镇党委书记梁杰钊介绍说,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对历史街区进行了整体修缮保护,最大限度保存古镇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延续历史风貌,并引进新经济、新业态进行活化利用。赤坎华侨古镇试运营以来,备受各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前来赤坎华侨古镇旅游的游客已达75万余人次,尤其是来自大湾区其他城市、其他省(区、市)的游客比例持续提升。“游客来这里旅游,第一大感观是庞大的骑楼群,第二大感观是以关族、司徒氏为代表的华侨历史、华侨文化。”赤坎华侨古镇项目有关负责人朱元旻说。

    朱元旻表示,为落实好黄坤明书记调研指示精神,接下来,将加快完善古镇业态布局,在项目(一期)展现二十世纪初期赤坎商贸繁荣景象和市井生活,构建由华侨文化展示、非遗作坊、文艺表演、酒店、民宿、特色餐饮、文创商铺等组成的复合业态体系,推进文旅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范围融合。未来项目(二期)将规划建设碉楼花园酒店、商务会展中心和滨河商业区,为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文化交流、金融论坛等活动开展提供新载体。

    梁杰钊也表示,赤坎镇将认真贯彻落实黄坤明书记调研指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水平运营赤坎华侨古镇项目,把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