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新会陈皮产业链不断延伸
以一线意识、一线状态、一线作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全面提升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品质
市政协2023年“一号提案”确定
江门两个案例入选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4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发布
江门两个案例入选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林命彬 张晓聪) 4月6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举行,公布了第一批20个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其中我市报送的《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江门创新港澳居民“零出关”办理内地政务服务模式》两个案例入选。

    据介绍,本次遴选共收到有关单位申报案例71个,都是各单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工作的重要成果。第一批20个典型案例涵盖要素跨境流动类8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7个,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创新性强,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度、共识度、感受度比较高的重点政策,集中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以来我省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的重要成果。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推动《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按市场需求不断完善,鼓励更多港澳银行机构采用《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开展跨境业务,为《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拓展应用场景创造更好的有利条件,在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要素高效流动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同时,持续推进“湾区通”工程,深化与港澳在民生、营商环境领域的合作,优化提升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新增更多高频服务事项,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拓展服务覆盖范围,推动办理流程便利高效,逐步实现与港澳政务服务跨境办理“双向互通”。

    案例介绍

    推动企业信用跨境互认

    由于粤港澳三地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不统一,缺乏衔接机制,导致三地信用报告识读困难,影响信用产品和服务跨境流通。在此背景下,省发改委指导深圳市、江门市开展跨境信用评级和互认工作。2022年,江门大湾区办会同市金融局、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率先开展跨境金融领域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研究,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中国信用建设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推动港澳、江门商协会、企业和知名评级机构联合发布《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便利企业通过信用评级在大湾区尤其是港澳开展跨境融资,助力港澳银行拓展内地业务。截至2023年2月,澳门银行机构通过信用评级方式,为2家江门企业授予跨境信贷额度。

    该项工作在四个方面取得创新。一是开创性。首次定义跨境信用,为跨境信用服务“铺路搭桥”,建立粤港澳三地信用报告互认机制;二是市场性。标准由粤港澳三地信用服务机构本着市场化原则共同完成;三是实用性。明确信用报告内容和主要地区信用报告对应表,具有较强操作性;四是独特性。考虑三地法律和政策的差异,将信用报告标准的重点放在信用报告转化上,而非将三地信用报告统一。

    (陈敏锐 林命彬 张晓聪)

    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跨境通办服务样本

    2021年,我市首创地级市政府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江门—香港”“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港澳企业和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超500项江门市高频服务,以及广东省内其他地市超100项高频服务,切实解决港澳企业群众办理内地政务服务“两地跑、折返跑”等问题,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跨境通办的服务样本。

    该项工作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政社共建,创新跨境政务服务模式。服务专区采用政府推动、社团共建的方式,2021年落户香港五邑总会、澳门江门同乡会,2022年又拓展至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新会同乡会,持续扩大专区覆盖范围,促进“政务服务跨境软联通”,打造港澳企业群众身边的政务服务中心。二是以“数”赋能,创新多渠道便捷服务。服务专区采取“远程视频+自助服务+人工服务”的模式,设立“湾区政务通”可视化智慧服务柜台,实现跨境政务数据可信共享,有效打破地域限制,解决跨境办事成本高、耗时费力的难题。三是省市联动,率先提供覆盖全省高频服务。充分运用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服务专区成功对接省“粤智助”平台,率先在境外上线广东各市公积金、不动产、生育、就医、人才、养老等民生服务,是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成果在境外的首次亮相,为广东探索粤港澳政务服务合作贡献宝贵经验。

    (陈敏锐 林命彬 张晓聪)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