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解答某一类型的应用题时,往往习惯于只用一种解法,只能做到“用老师教的方法解答”,思维不够开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布置作业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适宜小学生学习、与他们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接近的题目,鼓励他们尝试做到一题多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运算、分析、概括的能力,还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蓬江区杜阮镇龙岭小学 肖秀娥
灵活转化 积极探索
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道数学问题。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一个梯形上边长a=18cm,下边长b=12cm,高h=6cm,求梯形的面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用以下方法来求解:
直接法:直接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90cm2来算出梯形的面积。
填补法: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面积S1=ab=108cm2,再求出空白三角形的面积S2=ah/2=18cm2,那么梯形的面积就是S1-S2=90cm2。
分割法:将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面积S1=ab=72cm2,三角形面积S2=ah/2=18cm2,所以梯形面积是S1+S2=90cm2。
以上几种解法既复习了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还让学生运用了分割法、填补法等转化策略来解答,让学生们明白到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解题思路和数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又如这一道作业:求42和54的最大公因数。在完整学了《最大公因数》后,学生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完全列出两者各自的因数,发现公因数有1、2、3、6,其中6最大。
方法二:列出42的因数:1、2、3、6、7、14、21、42。其中的1、2、3、6也是54的因数,而6最大。
方法三: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学生能提到的解法越多,表明学生熟练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越多,解题思维也越开阔。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用心地去探求各种解题方法,这就是布置一题多解作业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打破常规 一题多解
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一个底面长和宽都是2d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里面装有深1.4dm的水。将一个苹果浸没在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1.5d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dm3?
这道作业的设计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学生拓展思维和锻炼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有的学生借助图形来帮助理解,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出苹果的体积;也有学生会用分析法来解决这道题,把所求问题作为思考切入口,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推理出需要的条件,从研究条件间的联系入手,逐渐向所求问题的答案逼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对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尝试做到一题多解是很有好处的。之后也应引导学生总结哪些是一般的解法,哪些是自己的创新,哪种解法更简便等等,从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一题多解思维的形成是渐进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作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来设计解题方法多样化的题目,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独创性,让学生在作业中实现学习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