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一段段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辛创业和发展的历史在眼前浮现,华侨华人故事在此娓娓道来,华侨精神传承不断……
何为华侨精神?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认为,江门籍华侨华人是江门侨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全国华侨华人中,江门籍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他们所拥有的穷则思变、开拓创新,开放交流、兼容并蓄,以及经世务实、家国天下的价值观与精神。”
第一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第一条中国的民营铁路……江门这些“第一”的背后,正体现了拼搏奋进和自强不息的华侨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当代江门人不懈奋斗的文化根基和力量源泉。
如今,“侨”催生的精神文化遗产璀璨夺目。无论是开平碉楼与村落、侨批档案这些世界遗产,还是侨刊乡讯这本“集体家书”,都以其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珍宝。其中蕴含的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仍然在今天持续闪耀着独特光芒,润泽广大侨乡后人。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走出去 拼搏异乡始终心系家国
富有开拓精神的江门五邑人,是中国人走向世界舞台的先驱。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金矿的开发及北美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五邑先辈们走出去“闯金山”,他们被称为“金山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代代江门籍华侨华人心系桑梓,胸怀金山梦想,在近代国势衰微、社会失衡的情势下,先被动后主动地适应世界形势变化,到海外追求发财致富和美好生活。
新宁铁路的修建者陈宜禧先生是他们中穷则思变、开拓创新的杰出代表。
江门台山建县400多年,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1904年2月,花甲之年的陈宜禧回到江门,倡议修建新宁铁路,得到家乡响应。1905年2月,他风尘仆仆地去北美募集资金,发动海外乡亲支持新宁铁路建设。
当时,陈宜禧喊出了一个饱含爱国激情的口号:“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以中国人之力量,创中国史之奇功。”侨胞们为这个口号所感奋,陈宜禧很快就募集到资金275万元,超出原计划4倍。
面对重重险阻,江门籍侨胞顽强拼搏,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并把发达国家的器物、技术、文化带回家乡,使江门地区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的侨乡特色。同时他们也把优秀的中华文明带到国外,增进了中西文明之间的认知交流。美国亚裔少数民族问题专家陈素贞(Sucheng Chan)教授把这种双向交流称为“中美之间人力、资源和思想的流动”。
一百多年来,从省吃俭用将积蓄寄回家乡,到拯救民族危亡之际前赴后继捐资赠物甚至献身,再到改革开放后积极投身祖(籍)国和家乡建设,从“金山伯”们一纸银信侨批的牵挂,到侨胞们回乡办企业、建学校的桑梓情……江门籍先侨们拼搏在异乡,却始终心系家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融进来
两项世界遗产成家国情怀寄托
走进江门,可以参访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在传统和现代、本地和外来的碰撞中,感受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融合之美。来到江门,可以翻阅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体悟一封封跨越山海的家书中悠长浓烈的家国情怀。
侨批在江门又被称为“银信”。银,是华侨的血汗钱;信,是华侨对亲人的思念。一封封发黄的家书背后,是一段段琐碎但感人的故事,侨胞先辈坚毅、隐忍、拼搏的精神以及“以家为天”的情怀跃然纸上。
抗日战争爆发后,五邑大地饱受摧残,银信传递受到严重影响,侨属生活难以为继。在这样的国家危难时期,银信的内容和作用发生了变化,除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关怀,又多了一些国家危亡时的同仇敌忾:寄回国内的银钱增加了,寄回家中的银钱却减少了。
1937年,华侨李键明在给他侄子的银信中,提到对政府抗敌充满信心,并认为“华侨捐款用作军需是国民责任”;1939年,旅美华侨伍丹谷在银信中告诉妻子,他把积攒下来的银钱全部买了救国公债,所以没有给家里寄钱,希望得到妻子的谅解。
因为有侨汇支持,一般来说五邑地区侨眷的生活水平要高于普通家庭。富裕的侨眷置地盖房,一座座兼具防御功能和美学价值的碉楼遍布侨乡村落,堪称中国乡土建筑史的奇迹。
开平自力村村落以碉楼群和田园风光为主,是开平碉楼最多、最集中的村落之一。目前,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当时开平众多侨胞回乡后,不仅带回了资金,也带回了浓郁的西式风情。碉楼外观极具西方建筑色彩。下半部分的平面布局延续了当地民居的建筑传统,而上部的建筑风格则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古罗马的拱券、古希腊的廊柱、哥特式的屋顶等西方建筑特征。屋内的陈设却是中国传统样式: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酸枝桌椅等,门上还刻有石对联。
可以说,开平碉楼见证了广东与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融。正因为这样的文明互鉴,使开平碉楼成为承载历史记忆的独特人文景观。
放眼江门,不管是散落在侨乡大地现存的1800多座碉楼,还是博物馆里一张张泛黄的侨批,这些“侨”催生的精神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世界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如今,它们成为江门籍侨胞和港澳同胞“魂”的载体和家国情怀的寄托。
传下去
写好侨刊乡讯这本“集体家书”
虽然银信于20世纪7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侨乡江门,至今还有一种特殊的“集体家书”——侨刊乡讯。它以中文为主要文字,却漂洋过海发行海外,源源不断地将家乡的信息带给海外乡亲,成为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之间的精神纽带。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是侨刊乡讯的发源地:1909年,《新宁杂志》创刊,成为广东首份侨刊,江门的侨刊乡讯也由此走过了114年风云岁月。据统计,江门目前有侨刊乡讯89家,数量约占广东的60%。这些侨刊乡讯坚持记录我市各地风土民俗、人文地理、历史掌故、邻里生活。不少侨胞远隔重洋,仍坚持订阅侨刊,就是因为喜欢看这些内容。华侨文史研究爱好者陈锦堂表示:“在侨刊里,我总能看到自己亲属或朋友的消息和报道,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姚婷从事侨刊乡讯研究多年,在她看来,尽管经历了百年风雨,侨刊乡讯对于它的读者群来说,仍然是维系乡情、寄托乡愁的载体。
侨刊乡讯还是侨胞参与家乡建设的精神纽带。“在侨刊乡讯的上百年历史中,曾为唤起海外侨胞爱国热情、积极支持参与祖(籍)国各项事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会区侨刊乡讯协会荣誉会长徐锡琨说。比如,新会梅阁阅书报社在20世纪20年代末由美加华侨集资建成,历经沧桑、风雨侵蚀,《梅阁侨刊》发表《致我乡旅外侨胞的公开信》,获得侨胞捐赠40多万元重建报社。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又如,台山《浮山月刊》自1978年复刊以来,发动海外乡亲为家乡建设捐资1.5亿元人民币;台山《居正月刊》发动海外乡亲筹集3000万元建起了占地86000多平方米的居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