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高水平发展平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只有大平台,才能承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
近年来,江门高度重视平台整合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园区布局由分散式向集约式转变、产业平台由大众化向特色化转变,推动大平台提级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底,加快打造江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新引擎、增长极。
园区大平台
北东南三大组团齐驱并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江门大广海湾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强调建设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
一个城市,只有把自身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进行考量、谋划,敢担当、善作为,才能赢得主动。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地处珠江口A字形格局关键位置、“一核”“一带”交汇点,承东启西的优越区位,使江门成为“双区”和三大平台辐射粤西、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在抢抓“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中优势明显、大有可为。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包含银湖湾、广海湾、镇海湾和川山群岛,总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拥有珠三角唯一大面积可连片开发的土地,谋划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国家级平台,也是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
银湖湾滨海地区面积约340平方公里,采用“一心三园”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以大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规模,更可为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提供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江门提出坚持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产业协同、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绘制了一幅北、东、南三大组团齐驱并进的壮阔蓝图。
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是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近年来充分发挥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作用,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批准设立欧资企业158家,投资总额超151亿美元;东组团主攻深江合作,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近年来从深圳引进了德昌电机、麦克韦尔等近200个优质制造业项目;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已引进港澳企业及RCEP成员国企业超30家。
如今,三大组团驱动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快步前行的动能逐渐显露。2022年,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301.72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24.37亿元,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57%,是江门制造业发展名副其实的主战场。
随着深江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江门开发建设优势更加明显、资源要素更加集聚、发展条件更加成熟。而这些,也是江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
科研大平台
将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021年12月,我市瞄准双碳发展机遇,携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立江门双碳实验室,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上,江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机遇加快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全力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实验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中9个分中心之一,锻造双碳领域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目前,实验室首批50余名核心科研人才进驻并开展科研工作;国能氢能(低碳)研究中心、航天科工深圳工研院、新能源电池低碳研究中心等近10家科研机构进驻;与国能台山电厂、绿润环保、鹤山绿湖生物等本地企业开展双碳技术转化应用和示范工程建设;吸引隆基绿能、中创新航等一批双碳领域头部企业落户双碳园区,牵引25个投资额达508亿元的双碳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
布局安全应急产业,是一场通向未来的战略性产业之战,更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江门是广东省发展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的核心城市。风口之下,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积极谋划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应急技术装备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形成“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
当前,江门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更为江门市后续产业集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将进一步吸引各方面优势资源向江门集聚。
在开平市金鸡镇地下700米深处,一个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实验洞室内,一系列先进的科学设备正在紧张安装,这就是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从立项到启动建设,再到如今完成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和有机玻璃球升降平台安装,预计2024年开始运行取数,江门将实现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将产生。
放眼全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装置设计、建设等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为世界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是可依托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当前,科研大平台不仅是江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国资大平台
以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银洲湖高速公路总投资127.6亿元,全长53.355公里,北接江肇高速,南接西部沿海高速,是我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行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串联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南北两大组团,进一步激活银洲湖沿线产业带发展,为我市实施“工业振兴”工程、“园区再造”工程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筑牢交通基础。
这也是市国资系统承接的首个投资超百亿元交通建设项目。
近年来,江门市国资系统全面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体现城市实力和竞争力的“顶梁柱”。
当前,市国资委正全力推进江门发展、交通投资、公用事业三大平台发展,发挥国企服务我市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中,江门发展集团重点布局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投资,建设产业发展大平台,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在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中展现更强担当、作出更大贡献;交通投资集团重点布局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投资与建设协同发展,聚焦城市发展趋势、未来产业赛道,加快培育发展增长性强的新兴业务;公用事业集团紧盯公用事业发展新动向,重点布局能源环保产业,加快打造新业务板块,努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服务大局、优化整合、盘活资源、做大做强。当前,全市国资系统正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充分有效发挥国资国企稳投资、强支撑的独特优势,以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为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