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家们的介绍,我对陶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馆的活动太丰富了,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很多恩平的人文历史。”……5月13日,恩平市博物馆内人头攒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恩平分会场活动在馆内开展,恩平市文广旅体局、市博物馆精心策划了“鉴宝沙龙”“文物知识竞答”“少年文物讲解员讲解志愿服务”“少年文物讲解员公益培训班讲解员选拔赛”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献上文化大餐,让大家了解恩平的历史文化,共同感受文物魅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活动接地气 让群众“零距离”接触文物
活动现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省文物保护专家、研究员邱立诚,江门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黄志强两位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定宝物,吸引了诸多市民围观。
“釉是一种矿物质,瓷是需要高温烧制的,需要超过1000℃制作。”邱立诚、黄志强为市民、文物爱好者及学生讲解陶瓷历史以及鉴别年代、真假细节和注意事项,大家津津有味地听讲。
得知有专家免费鉴定宝物,市民梁先生早早带着一件瓷器恭候多时。“这件瓷器成色是旧的,有一定年份,可以从它展现出来的颜色细节来判断。”邱立诚耐心解析,梁先生用心听讲。“听专家鉴定,我是有收获的,我会继续收藏这件宝贝。”梁先生说。
除了免费鉴定宝物,恩平市博物馆还拿出馆藏的10件瓷器供观众学习,邱立诚、黄志强针对10件瓷器的外观特性逐一进行讲解,向市民支招“避坑”。
在恩平市博物馆内,基本陈列《古邑恩州》广受追捧,几位少年志愿文物讲解员身披绶带,“亮证”上岗,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拉美华侨华人侨情展》临时展览也同时开展,现场活动可谓无缝衔接。
现场气氛热烈,市民热情高涨,当天上午便吸引了超过1000人次进场参加,恩平市博物馆馆长卢坚强直言“出乎预料”。“这次系列活动是我们今年的重头戏之一,没想到进场参观的市民这么多,让我意识到现在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文物的爱好程度超过以往。”卢坚强说。
黄志强坦言,近年来,群众对博物馆的认识逐年提高,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已成为群众休闲活动的必到“打卡点”,到博物馆参观成为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不断举办贴近群众的活动,以更加接地气的面貌展示于人,打破了以往的神秘感,以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零距离’接触历史文化和文物,这不仅是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展现,也是恩平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他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恩平市博物馆共开展特色展览活动13场、志愿服务活动40多场,其中社会教育活动50多场,专职讲解员、少年志愿文物讲解员、志愿者为观众免费讲解20多场,同时,协助机关单位开展党日主题活动30多场。
历史悠久
留下丰富文化遗产
去年,恩平市博物馆被评为省优秀博物馆。当前,恩平市正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县域繁荣之城,而文化是高质量发展以及县域繁荣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恩平的历史,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根据省考古专家和恩平文物普查队在恩平境内出土的石器来看,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恩平就有人类生活痕迹,距今约4000多年。恩平最早设县是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即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因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人民苦不堪言,官府希望社会平稳,故取名“思平县”。县址大致在今良西镇恩平铺,辖恩平全境及阳江、阳春部分地区。
在唐末,瑶族、僮族等少数民族从广西、湖南等地迁入恩平,因此给恩平留下了诸多可供考古的文物,当中就有恩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恩平大帽鼓铜鼓。2009年10月9日,恩平大帽鼓铜鼓在毗邻阳江市的恩平市大槐镇陂口村大帽鼓山的山谷中被发现。恩平大帽鼓铜鼓通高69厘米,面径122厘米,铜鼓体形厚重硕大,鼓身呈反弧形,出土时鼓面较完好,鼓身有破孔,鼓足残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恩平大帽鼓铜鼓属东汉北流型铜鼓,是当时的祭祀礼器,距今1800年。从史籍记载考证,铜鼓可能是在广西制造,再运到恩平的。不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则认为,恩平大帽鼓铜鼓极有可能是在阳春铸造。至今,恩平大帽鼓铜鼓的铸造地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当时参与恩平大帽鼓铜鼓考古的邱立诚与恩平有过多次考古合作,他表示,近年来,恩平市博物馆文化发展迅猛,特别是新馆的建设和投用,其成为恩平的文化符号,更让恩平文物有了更好的保护点、展示点,能进一步促进恩平的精神文化生活。“恩平有很多很好的文物,值得我们去保藏、考古和学习,如可移动文物恩平大帽鼓铜鼓、不可移动文物大田石山摩岩石刻,恩平博物馆以‘时光隧道’形式陈列展现出来,很有看头。我建议恩平市博物馆今后可以针对民族、陶瓷、铜器等举办专题展览,把内容做精做细。”他说。
截至当前,恩平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恩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5700多件(套),其中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110件,涵盖陶器、瓷器、玉石器、铁器、书法、绘画、钱币、竹木雕、家具、古籍图书、文件、宣传品和档案文书等,彰显了恩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以赛促学
推动历史文化传承
此次系列活动中,“少年文物讲解员讲解志愿服务”和“少年文物讲解员公益培训班讲解员选拔赛”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记者了解到,前者是恩平市博物馆长期开展的一项常规性活动,而后者则是迎合群众需求而开展的。通过公益培训、选拔少年文物讲解员,并在博物馆“上岗”,一方面可以解决文物讲解员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次培训班和选拔赛共有20名小学生报名参加,我们与校外礼仪培训机构合作,对学生们进行礼仪、形体、口型、语调等培训,并组织学生们到博物馆进行实地讲解训练。”卢坚强说。
参赛活动学生曾涵的家长岑女士表示,一方面可以增强女儿的自信,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女儿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素材用于写作。
黄志强表示,博物馆系列活动丰富多彩,且注重与群众、青少年互动,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加强文化传承,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这种历史文化的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的,从形式上而言,更能让学生提起兴趣。青少年感兴趣、肯学,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