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2023年江门市“侨都十大科创人物”名单正式出炉,王贤文、崔岩等10位科创杰出人士被选为“侨都十大科创人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侨都江门致力以更高目标、更高追求、更大气魄、更强担当在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焕发冲天干劲之年。2023年江门市“侨都十大科创人物”名单出炉将进一步激励各行各业培养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为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砥砺奋进,岁月如歌。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赶考路上,“侨都十大科创人物”在江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向他们学习。
文/图 张浩洋 何晓昕 黎汉忠
王贤文 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研发“黄金塑料” 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
王贤文现任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巨新材”)董事长、总经理。自2012年12月创立优巨股份以来,王贤文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
优巨新材是一家主要从事特种工程塑料及其关键原料研发、生产、销售及下游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自有技术基础上独立自主设计并建成国内首条年产10000吨规模的聚芳醚砜生产线,打破聚芳醚砜技术和产品被国外垄断的现状,成为全球第三家、亚洲第一家同时拥有聚芳醚砜系列产品(包含PPSU、PES、PSU三种系列)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企业,发挥出应用型创业领军人才的团队协作和多学科的综合能力。
“我们创立商品名为PARYLS的聚芳醚砜系列产品,填补了我国聚芳醚砜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空白,走在全球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砜行业的前列,突破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封锁,对于我国特种工程塑料的工业化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贤文说。围绕聚芳醚砜产品和技术,近年来,优巨股份自主研发申请专利80余项,获得系列先进的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砜树脂国家发明专利36项,充分发挥出高端创业领军人才的专业技术特征。
徐明 江门双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实现减碳增汇与粮食安全双赢
徐明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绿色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江门双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特聘研究员。2000年,他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专业。
徐明长期从事碳计量与碳资源利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开展宏观尺度碳汇计量研究,定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时空格局,评估不同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风险及关键技术措施,开发生态系统尺度碳汇计量模型,实现跨尺度、跨平台、低成本生态碳汇计量。他通过开展二氧化碳大规模生物利用相关机理过程、技术集成以及示范应用研究,建立二氧化碳农田利用模型,实现降碳增汇与粮食安全双目标共赢。
2022年,徐明任江门双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同时兼任碳计量与碳资源利用研发中心负责人。团队研究成果率先达到中试阶段,在实验室南侧建立二氧化碳碳资源利用示范基地,基地的气体调配区将高浓度二氧化碳配置成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浓度,通过输气管道把二氧化碳送到种植试验区。目前,基地种植作物为茶枝柑(新会柑)、火龙果、红薯、花生、水稻,通过二氧化碳施肥实现水稻增产13%—33%、红薯增产20%—30%、火龙果增产40%—60%、菠菜增产20%—104%。
崔岩 五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带头攻关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难题
崔岩是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其博士毕业于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计算机视觉专业。作为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多家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评审委员会评委成员,崔岩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2019年9月,在崔岩的推动和促成下,五邑大学与葡萄牙Minho大学计算机研究中心、欧洲图形图像算法联盟和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建设国际一流的自动驾驶和虚拟驾驶实验室;五邑大学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工业4.0及智慧工厂合作项目。
崔岩介绍,工业4.0及智慧工厂平台围绕智能制造方向,以融合、打通现实制造型企业集中布局生产、产线系统化设计与系统工程仿真、产品集约设计与管控为目标,以贯通智能制造和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为导向,以典型工业应用技术为基础,以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为核心,采用模块化组合的形式,涵盖智能制造排产技术、人机界面技术、5G网络与通信技术、检测技术、AR/VR/MR交互技术等现代信息应用技术。自动驾驶和虚拟驾驶实验室则致力于环境感知、高精定位、决策规划、智能控制等技术研究,构建领先的集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及测试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提供完成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和开发平台支持能力,积极探索产业链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演进和成果转化。
李小男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研究员
推进建设“国之重器” 探索宇宙起源奥秘
江门中微子实验肩负探索宇宙起源奥秘的重任,乃“国之重器”。李小男是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员,他长期参与中科院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及运行工作,先后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广东深圳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建设及运行,具有丰富的科研工程建设管理经验。
从2007年开始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到现今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李小男都参与其中,而且承担的工作越来越重要。此次担任江门中微子实验配套基建工程负责人和工程指挥部副经理,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扎根在实验站,从2013年至今全过程参与实验站的设计、建造及安装工作,并负责实验站的前期运行工作。在他们及建造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建设有序推进,争取在国际基础科研竞争中抢得先机,早出成果。
在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过程中,李小男积极为地方发展工作献计献策,思考大科学装置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社会效益,在科普宣传、人才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交流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周中涛 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周中涛现任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06年9月创办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来,17年间,他始终专注PCB光刻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掌握了该领域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并借助自身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和区位优势,已成为研发实力突出、产品系列齐全、销售体系完善的电子感光材料供应商,产品市场占有率常年稳居国内前三。这也让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掌握树脂合成、配方设计及制造工艺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企业。
目前,该企业共申请专利75项,已获得50项授权,获得“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奖”“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一百家高成长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等奖项或荣誉。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本人牵头制定了行业标准《线路板用光固化字符喷墨墨水》,该标准产品‘喷墨打印材料’零VOC排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引领了行业变革,为相关企业节约了80%以上的生产成本,缩短制程70%,产能提高3—4倍。”周中涛说。
石华山 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创造多个领域的隐形冠军
石华山现任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于2002年在江门创立汉宇集团,该公司专注家用电器排水泵、洗涤泵等家用电器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石华山的领导下,汉宇集团打破了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德国同行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抢占市场,成为惠而浦、海尔、美的等白色家电巨头的上游企业。
汉宇集团从2013年起成为家电排水泵市场的龙头,2021年产销量55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6%。在石华山的带领下,汉宇集团积极布局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2年底,汉宇集团拥有已授权专利619项,其中国际专利21项、发明专利101项。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除原有的家用电器配件板块之外,已开拓智能水疗马桶板块、新能源汽车部件板块、机器人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板块。如今,汉宇集团已创造多个领域的隐形冠军。
此外,石华山参股控股了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为高端制造装备提供动力伺服电机系统,同时为工业企业现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服务。他还主导投资了初创阶段的优巨新材和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取得较好的发展。
陈欣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
专注生产研发一线 攻克多个行业技术难题
陈欣现任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多年来,她一直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发挥攻坚克难先锋模范作用,攻克多个行业技术难题,是行业公认的高端科技人才,2022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入职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她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聚焦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尼龙6功能性纤维制备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制备高端尼龙功能纤维技术难题,实现全消光、凉感、抗菌及复合功能纤维的生产及产业化应用,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纳米杂化技术及其在功能化聚酰胺6纤维中的应用”成果获得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和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环保色丝为我国纺织行业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树立新标杆,期间成果“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于202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年来,陈欣重点研发的高性能聚酰胺纤维被应用到多个应急防护领域,为国家民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万国江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制定和修订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创立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30年来,万国江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其稀土发光材料领域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该公司销量及技术稳居国内前列,是全球主流的供应商。目前,该企业已拥有超150项国家专利,主持制定和修订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该企业另一稀土领域产品,稀土催化材料是2020年广东唯一及该行业唯一入选国家战略储备的70种“卡脖子”材料库产品。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该公司以高电压钴酸锂、高镍及超高镍多元产品为主要发展市场,目前钴酸锂出货量排名全国前列。此外,该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台锂电池专用挤压涂布机,多款锂电智能装备返销欧美和日韩,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唯一一家正极材料+锂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材料+设备”双轮驱动,打通锂电上下游产业链,是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扶持计划项目的主要制造企业。
自2017年6月当选江门市工商联主席至今,万国江深入推进“精益领航”行动扩面提质,推动110多家企业进入精益领航管理库,产值、营收同比平均增长33.50%和50.47%,推动“精益贷”专属金融服务,为企业增加融资1.66亿元。同时,他还带领江门市工商联连续两年获省工商联A级工作评价和通报表扬,是省内唯一三获全国创新工作案例荣誉的地市级工商联。
林展江 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加速侨都科创资源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2020年,由省科学院与我市合作共建的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正式成立。江门产研院自成立以来,在林展江带领下,积极开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科技成果挖掘和转移转化等工作探索,构建形成具有“省科学院+江门”特色,集技术育成孵化、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根据江门的产业特点、产业基础、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各方面综合条件的特色,林展江将江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进行了系统调研梳理,并结合省科学院和江门产研院自身的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构建“1+6+N”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协同创新中心39个,柔性引进43名博士到江门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解决100多个技术难题。
此外,林展江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及成果在江门落地孵化或产业化,推动江门地方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等6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到江门考察调研,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
李祥 得实集团总裁
研发我国第一台热转印设备
李祥现任得实集团总裁兼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得实打印机(江门)有限公司董事长。自清华大学毕业以来,他从事打印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30余年,是中国针式打印机和商用打印机领域的专家级领军人物。
自2003年起担任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他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税控打印机、防伪激光证照刻蚀机、高精度智能卡打印机等,为国家技术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发明的“一种双色针式打印机及其使用方法”获得了第23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2017年,该公司成功试产了我国第一台热转印设备,在后续的近一年时间内进行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当前,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在公安、银行、社保、医疗等行业,市场占有率达38%,排名全国第一,并终结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地位。该项目技术获得江门市“无限创新”科技奖一等奖,以及第11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优秀奖、广东省三等奖、江门市一等奖等荣誉。
近年来李祥所带领的得实集团,不断强化研发创新,例如第二代芯片项目获得了江门市政府的重大专项。此外,该公司还进军医疗行业,开发医用胶片打印机。与广东工业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一个智能打印机联合实验室,目前正进行RFID技术合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