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只有在情感投入的同时,将爱的泉水洒入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和对班主任的爱,才能使学生尊重和信任班主任。
——开平市水口镇龙塘小学 谭小娴
教育的技巧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16年教育生涯中,笔者一直以“育人不倦,循循善诱”为信念,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笔者认为,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面对学生,教师应该用爱去辅导他们。
找准原因
不放弃每位学生
在教学管理中,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明白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与智力无关,而是与基础不够稳固、欠缺自信心有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生活爱好及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对方法辅导他们。
以笔者班级中的学生A为例。笔者发现,A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低着头,常常心不在焉,对学习没有兴趣。课余期间,也总是沉默寡言。针对他的情况,笔者尝试使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等方法,但收效甚微。
为此,笔者对学生A进行了一次家访,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原来,孩子的父亲是货车司机,经常早出晚归;母亲则帮人打零工,也无暇照顾学生A。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学生A玩心较大,家庭作业也缺乏监督、辅导,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笔者在与其母亲的一次交谈中得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无奈之感。
改进方案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笔者根据该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改进方案。
第一,寻找机会走进学生的内心,用爱心感化他。课余时间,笔者会主动找学生A谈心,让同班同学积极邀请学生A融入班级活动,让学生A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渐渐地,学生A变得开朗了许多,课后还会主动找笔者谈心,请笔者辅导作业。
第二,与其他科任老师形成统一战线,共同鼓励他。在观察中,笔者发现学生A喜欢绘画。笔者便与美术老师沟通,让学生A加入校美术兴趣特长小组,发挥特长为班集体出墙报。笔者时刻寻找学生A身上的闪光点,借机表扬他、鼓励他。在一次课堂作文竞赛上,学生A将笔者写入作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感谢。这篇作文也被教师评为了“优”。
自此之后,学生A学习更加努力,而笔者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包容”的教学方针,他的各科成绩都有所进步。
当好引路人
用爱浇灌成长
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爱的雨露才能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教学与教育两者中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教育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同时,它们两者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学生们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在情感投入的同时,将爱的泉水洒入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和对班主任的爱,才能使学生尊重和信任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