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霍启刚患上睡眠窒息症”的消息上了热搜。霍启刚在综艺节目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他睡得很早,但经常在半夜里因自己的打鼾声而惊醒,之后睡不着或频繁醒来。即使睡了7个小时,白天还是会感觉很疲惫。霍启刚接受了专业测试,结果被诊断出患有失眠障碍和中度睡眠窒息症。
近年来,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因睡眠问题来诊的市民增多,每年睡眠问题患者接诊量超200人,其中因睡眠窒息症来诊占比80%。
男子患上睡眠窒息症
上床“秒睡”醒来很困
睡眠窒息症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睡眠过程中由于上气道阻塞和/或中枢性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频繁发生的现象。其中以上气道阻塞造成为主,其临床表现就像霍启刚一样会出现夜间打鼾,频繁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困倦。有些严重人群还会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情绪改变等。
家住江门的陈先生今年35岁,体重100公斤,白天嗜睡已有4年。其妻子说,丈夫在睡觉打鼾明显,有时还会呼吸停止。陈先生则表示:“一躺床上就‘秒睡’,一觉睡到天亮。但睡醒后还是很困,开车时都会觉得困,甚至会睡着,近半年出现了两次交通事故。”
经过病史问诊,完善相关检查,其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5位打鼾的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林婉静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病人群比没有该病症的人群猝死率高出3倍,早发现、早诊治至关重要。
据了解,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因有以下这些:肥胖、性别(男女发病率约2:1)、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上气道解剖异常、家族史、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长期吸烟、其他相关疾病等。
重度症状应及时就诊
尽早干预
在多导睡眠图监测中,陈先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72次/小时,即每小时达到72次呼吸暂停,最长暂停时间达到140秒,夜间血氧饱和度最低达到40%。根据检测结果,其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夜间低氧血症。
林婉静表示,睡眠窒息症的精准治疗需要依靠对病情的精确评估,经过充分评估后再进行综合性治疗。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手术治疗和口腔矫正器治疗等。
结合个人情况,经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两个晚上后,陈先生嗜睡症状得到改善。加上积极减肥,情况控制得很好,白天嗜睡症状基本消失。
对于大多数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林婉静建议通过多方面管理改善:一般治疗方面,减重、戒烟酒、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能引起或加重呼吸暂停的药物、避免过度疲劳等。体位治疗方面,对于体位性OSAHS患者,仰睡时舌体后坠,会进一步引起气道狭窄,保持侧卧位睡姿可以收到一定疗效。配合治疗方面,伴有失眠症者配合睡眠认知行为治疗,伴有情绪障碍者需心理专科评估同步进行治疗。
林婉静提醒,生活中,要注意打呼噜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区分。若发现异常,及时前往睡眠医学专科就诊,发现病因,早期干预。
(文/图 梁爽 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