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5位主任医师接力为她护航
原来是睡眠窒息症惹的祸
2公斤野蘑菇毒倒7人
“今天想来和你们报个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7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有轻生念头到取得理想成绩,一位高考生特意致谢心理援助热线
“今天想来和你们报个喜”

    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爽 通讯员/周天欣) “你好,还记得我吗?3年来我也记不清打了多少次电话,今天想来和你们报个喜。”昨日,一位高考考生特意给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打来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当时值班的热线接线员是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侯皓添,他已在岗6个小时,刚接完一通长通话的他,声音略显疲惫。

    令人意外的是,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喜悦的声音:“之前给你们打过好多次电话的。这次来电是为了告诉你们,我的高考成绩很理想,完全达到目标,感谢3年来的陪伴和帮助!”

    原来,这位来电者小A(化名)是此前该热线190个高危来电者之一。过去3年间,热线为其响起30余次,6位接线员陪伴27304秒,最长的一次通话达2521秒。

    最危险的一次,是小A站在高楼的窗户前,有着强烈的轻生念头和冲动。接线员危机干预后,小A自杀冲动缓解,约定随访前不伤害自己,承诺有冲动即时来电。

    “他们帮助我在黑暗中找到一个光亮的出口。”小A表示:“每次打电话,热线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倾听,与我一同梳理内心的痛苦、压力与成长困扰,探索如何更好地应对情绪、如何保证生命安全,探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可能。”

    3年来,每次随访过程中,接线员及时了解小A情绪状态,也关注到其不断蜕变与成长。今年23岁,坚守热线岗位1年多的侯皓添说:“小A来电的频率逐渐降低,来电时的状态也慢慢好转,越来越专注个人的成长和目标的实现。”

    每个电话的背后,都有个故事。江门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0—3125678)自开通以来,1300多个日夜,3万多个小时,近1.9万个电话,来自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热线接线员,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微光,将“死胡同”变成一个“转折点”,给求助者带去温暖和希望。

    每一次感受到来电者的成长,每一次见证来电者的蜕变,接线工作人员就会充满欣喜。热线组组长梁顺艮表示:“虽然我们只是一点星火,但也能带来一缕微弱的光芒和温暖,成为他们在黑暗中一股前行的动力。”    

    相关新闻

    拨通了求救电话,拉住了温暖的“手”

    凌晨时分,电话响起,打破夜的寂静。侯皓添熟练地接通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哽咽的声音:“如果中考失败,我不知道怎么办,可能我就没有未来了。”

    来电者小B(化名)哭着说,自己是一名初三学生,感觉迎考的状态很差,多方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甚至采取了“自伤”行为。

    “中考对于当下经历来说,确实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如果考不好,的确会沮丧和迷茫。我能感受到,你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期望的方向。”侯皓添一边关注来电者的状态,一边耐心且专业地疏导,“我们发展的方向还有很多,不同方向、不同时间、不同方式,都可以引领着我们前行,而这些方向又有很多的交叉。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去思考和探讨。”

    舒缓情绪、探讨困扰、制定方向、学习应对……经过2500余秒的疏导,小B的情绪渐渐平缓,“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濒死感和压抑感减轻了很多。”

    我们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心理问题,问题有大有小。有人可以通过情绪出口轻松化解问题,有人则即便尝试多种方式,也无法赶走“心魔”。对此,侯皓添表示,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

    在后来随访中,小B顺利参加了中考,并向热线工作人员致谢,“庆幸的是,我在绝望的深渊中,拨通了那个求救电话,拉住了那只温暖的‘手’。”

    从“轻生”到“重生”,能够帮助一位位高危来电者,侯皓添和同事们深知责任和意义。自热线开通以来,这群心灵摆渡人克服了日来电61通的高峰,攻克了年度最长来电5518秒的难关,妥善处理了190例高危个案。侯皓添说:“我们将继续做这一点星火,为有需要的人点亮‘心灯’。”

    (梁爽 周天欣)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