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广东省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子落,满盘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格局出发,江海、恩平正不断探索,加强两地协同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擦亮共同富裕成色,力争为广东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贡献“江海—恩平智慧”、提供“江海—恩平方案”,将蓬江—江海—恩平合作打造成全市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的标杆和典范。
一年多来,江海区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上不断探索,江海区与恩平市在产业协作、文旅发展、乡村振兴、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协作互惠共赢,共同打造全方位对接大招商格局,推动了一批优秀企业在恩平投资兴业,其中包括投资2.1亿元的金羚电器、投资1亿元的鸿裕达和投资5000万元的科一智能装备。
——文旅互动亮点频频,整合两地侨资源、红色资源、温泉资源,推出多条特色文旅线路。
——乡村振兴有新成效,创新投资收益合作模式,22条结对村集体收入均超10万元,100%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人才交流活跃高效,互派近50名党员干部、医护人员、教师交流锻炼,在科创、产业等领域合作交流超千人次,充分展现了江海、恩平两地互帮互促、共赢发展的深厚情谊。
本次活动中,江门市水都产业园是蓬江、江海、恩平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园区再造”“东西合作区域平衡发展”工作部署,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合作模式,推动三地互动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了解,江门市水都产业园将依托三地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规则深度融合,推动三地招商引资信息互通,共同构建更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将加强产业对接,探索产业项目培育和投资,优先支持协同合作的重点项目,推动链主企业跨区域布局,促进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产业布局优化。”江海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市水都产业园揭牌后,江海、恩平将搭建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江门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优势,拓展招商网络,联合举办产业链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共享招商线索。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在企业交流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江海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签约的《江海区—恩平市生猪供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进一步加大了两地涉农及农产品流通合作,发动江海区江新肉联厂与恩平生猪养殖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实现“恩货进江海”。(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