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商圈如何焕发新魅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8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江门老商圈出现了两极分化 有些迎来新生,有些面临考验……
老商圈如何焕发新魅力?

地王广场开业17年,依然深受江门人喜爱。
江门大融城人气旺。

    “好多年没来新会商业步行街看过了,没想到越来越有活力了。”“是啊,真是没想到。”昨日,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刘先生带着一家大小路过新会商业步行街,为这里的变化而惊叹。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水木年华的一首《一生有你》,不经意道出了老商圈的真实写照。商圈对于城市而言,不仅可以方便衣食住行,还能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的升级,老商圈也遇到了新考验,究竟是“老当益壮”还是“迟暮之年”?

    在江门,那些从小陪伴着我们长大的老商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些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而有些则在新商圈的冲击之下面临考验。

    《江门市商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先进、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体系;现代商贸业的集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商业成为江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主要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形式层出不穷,江门老商圈如何在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引人深思。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陆沿任 李银换

    A  现状

    老商圈探寻“逆生长”

    夜幕降临,摊位上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新会冈州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以下简称“新会商业步行街”)市集便成为光的海洋,美食、手作、饮品在灯光的映衬下,升腾起一阵阵蓬勃的“烟火气”,唤醒了市民心中的夏日快乐多巴胺,也激活了这个老商圈的生命力。

    7月14—16日,作为新会区2023年第三季度促消费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新会商业步行街开展一连三日的热闹潮流市集活动,以“热闹市集+商城促销”打响“商城消费季”开门红。

    这番繁华热闹的景象一如当年。

    《新会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609年),城外之街曰十字新民街,分为东隅、西隅、南隅、北隅,旧为湖田。今铺舍辐辏,墟市喧集……”数百年前,大新路一带便已出现铺户聚集、墟市热闹的场景。

    跨入新世纪,2002年仁寿路经政府重新修饰,铺上了彩色花岗岩地砖,两侧建筑的门窗镶上五彩玻璃,诉说着侨乡绵延悠长的故事。

    传承千年文脉,激活百年商圈。近年来,新会区围绕“岭南特色、邑商风格、新会风采、时代气息、民国风情、中西合璧”的定位,对区域进行改造修缮,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儿童游乐、康养养生、酒店等于一体的特色体验型商圈。

    近年来,这个百年商圈还搭上了“智慧列车”。“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商圈的人流分布、行走轨迹、区域停留时长等信息,为后续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基础。”新会步行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不断焕新中,新会商业步行街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三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10个步行街(商圈)之一。

    与之距离10公里的蓬江区地王广场,同样热闹非凡。

    在首层“地王珠宝广场”,17家黄金珠宝商铺鳞次栉比,顾客正在选购心仪的首饰品;靠近胜利路一侧首层茶饮街,各式品牌茶饮商铺一字排开,聚集喜茶、苏阁鲜茶等茶饮潮牌,成为众多年轻人的社交空间;在三楼的喵爪抓娃娃店,不少亲子家庭正在专注抓娃娃……

    地王广场开业至今已17年,是江门市名副其实的“元老级”百货商场,至今依然是受江门人喜爱的商场之一。

    谈及“逆生长”的原因,江门地王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蔼媛表示,地王广场是一座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业务丰富,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类消费需求。其中,首层的“地王珠宝广场”是珠三角黄金珠宝品牌最齐全的商场之一,很多顾客朋友想买黄金首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地王广场。

    “摊”玩计划、粽情一“夏”、“六一”欢乐游园会、“520”甜蜜告白季、“五一FUN肆嗨”……“为了吸引客流量,地王广场几乎每月甚至每周都有推广活动。”陈蔼媛补充道,与此同时,这些节日也是商场乃至各个商家促销活动的好时机,通过促销活动,让利给顾客,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不难看出,江门的老商圈正在不断扩大“粉丝群”,焕发新魅力。

    B  困局

    多重难题困扰老商圈发展

    然而,并非所有老商圈都能迎来“逆生长”。

    成立于2004年,曾经繁华热闹的优越美莎百货早已人去楼空,几乎所有商铺都撤场了。同年成立的益华百货也于2021年3月17日结束近17年的经营,由利和集团接手,目前项目正围蔽改造……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因城市发展、商业地理空间变迁等原因,多年来,江门商业中心几经变迁,从极盛一时的常安路到东湖百货,再到城市综合体的形成,商圈也逐渐北移;一方面,许多传统商圈深受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困扰;另一方面,在商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老商圈业态旧、品牌老、新意少,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新需求,风光不再。

    《江门市商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一些大型商业网点、商业街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齐全。特别是老城区内普遍存在交通进出不畅、停车设施不足、休闲场所缺乏、公厕等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部分商圈的发展。

    2001年开业,今年已22岁的人人乐商场,曾经是江门蓬江繁华的商场,而如今商场内不少商铺已空置,前来购物的人并不多,人气较旺的就是商场里的餐饮店;2006年开业的江门新之城百货面临同样的困境。尽管六楼的酒楼生意不错,但依然挡不住有的商家撤场、商铺空置的尴尬。“此位置出租”“旺铺招租”……在新之城百货一楼、三楼,不少铺位已空置,原本位于四楼的典雅美居也已在今年2月底撤场,目前仍未迎来新商家入驻。

    “商业经营同质化较重、业态创新不足是部分商圈面临的困境。”《江门市商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还道出了商圈的不易。

    传统商圈转型升级的问题备受关注,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传统商圈正在积极破局。

    还没走进地王广场,你就可以见到门口墙上张贴了“消费满额可免费停车3小时”的宣传海报,在商场里,你同样可以在多处见到此类海报。“在地王广场逛街,终于有位停车了。”上周末,市民麦先生带妻子和孩子开小车到地王广场逛街,他说,以前只敢开摩托车过来,因为很难找停车位,而且周边停车费较高,现在多个地方都可以免费停车,方便了很多。

    陈蔼媛介绍,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地王广场充分利用周边停车场资源,在地王广场消费满额就可以在地王又一城停车场、新侨都停车场、安达立体停车场等免费停车3小时。

    在2007年开业的金蓝海广场也顺应潮流而变,重新调整定位及品牌,近年来,积极引入新品牌,如星巴克、蒙自源等品牌,吸引年轻消费者光顾。

    C   潜力

    江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内未完善,外有竞争。尽管老商圈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让老商圈的未来依旧可期。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江门GDP达到3773.4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创下建市以来的最好名次。而今年上半年,江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6.69亿元,同比增长5%,同样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的向好发展,也带动了广大市民的消费欲望。记者梳理2020年至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除了2020年外,其余两年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2.23亿元,实现同比增长3.9%,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你好江门,我们来了!”7月18日,日本便利店巨头罗森便利店进驻金蓝海广场附近,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目光,店内一度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此外,近年来江门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也给老商圈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据悉,我市于2020年出台《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夜侨都”品牌创建计划,通过加强夜间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整合夜间消费资源,打造十大夜间经济集聚区和100个“夜侨都”示范项目。炎炎夏日,每当华灯初上,各大商圈人气愈发旺盛,夜宴、夜演、夜展、夜购、夜市、夜读、夜游、夜宿等各类业态琳琅满目。臻享无招牌牛蛙火锅、海底捞、太二酸菜鱼、绿茶餐厅等餐饮店排队叫号声此起彼伏。

    今年5月,百度地图联合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发布《2022年度中国城市活力报告》。在“生活出行强度指数”榜单中,江门以2.986排名全国第六,“夜生活指数”2.039同样名列前茅。

    “生活出行强度指数”是指该城市的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类出行数量与城市所有类别出行总量的比值指数化结果,指数越大,城市生活类出行活跃度越高。“夜生活指数”即城市除家和公司附近1公里外的夜间活跃人口/城市夜间总活跃人口,能够反映城市人口的夜间出行活跃程度。“不难看出,透过这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烟火气、越夜越精彩的江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表示,大力发展夜经济,可以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撬动更多消费者走出家门进行消费,这对于老商圈而言无疑是个机遇。

    D  突围

    找好发展定位是关键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

    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伍锋坦言,老商圈的良好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也可以提高商圈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且随着商业聚集规模的扩大,甚至可以优化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由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老商圈如何在存量空间中寻求发展增量,将历史包袱变为老城优势,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4年8月,位于蓬江北新区的江门大融城开业。自开业以来,便成为江门人最爱逛的商场之一。9年间,不少新商场相继开业,如江门万达广场、江门奥园广场、江海广场、新会万达广场、江海万达广场等。商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江门大融城发展态势依旧持续向好。

    谈及经营之道,江门大融城副总经理李传海表示,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江门大融城保持高度的市场敏锐度,及时捕捉市场热门、风口、网红、高质品牌,通过专业的品牌整合能力,持续推进引领市场的标杆品牌商户入驻,以“潮趣不设限”为核心,为江门市民打造“全客层高品质”的综合体验中心。

    毫无疑问,江门大融城的成功经验,对江门老商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老商圈没有客流的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商铺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导致人流不断减少。”伍锋表示,老商圈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吸引一些在社交媒体上热度较高的品牌入驻,为老商圈带来大量客流。打个比方,最近罗森便利店的开业,就吸引了许多人在小红书上讨论并前来购物。如今是流量年代,只有吸引一些网红品牌、流量店的加盟,才能增加商圈的曝光率,吸引人流。“以益华百货为例,其靠近五邑大学,可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将大学生设定为目标群体,邀请一些受大学生欢迎的品牌入驻,从而吸引大学生前往消费。”伍锋说。

    “当下,江门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量游客进入江门游玩……老商圈完全可以抓住机遇,优化业态,开发有独特IP价值、有体验感的消费项目,打造网红打卡点,吸引热门品牌入驻,重新焕发生机。”宋旭民表示,一个商圈要在本地立足,必须找准定位,找到时代热点,与其他商圈进行差异化竞争。比如当前我市的非遗文化备受关注,就可以结合自身商圈的特点,把本地的非遗文化融入其中。又如炎炎夏日,夜经济持续升温,商圈也可主打夜经济,开设夜间市集、深夜食街,把一些与本地相关的特色元素融入其中,先把人气吸引过来。

    “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一定资金,帮助老商圈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将一些重要活动、节庆活动适当放在老商圈,为老商圈吸引客流,并唤醒市民对老商圈的回忆,激发市民的消费欲望,实现政府出活动、商圈出资源、消费者出人气,多方合力共赢,同时将这些活动产生的效益向经济领域延伸,做到‘既叫好又叫座’。”宋旭民说。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坚则认为,江门的商业潜力并没有挖尽,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江门商业仍具竞争力。作为经营者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思路上,这非常关键。如江门大融城以餐饮体验为特色;益华百货以打造学生一站式购物平台为特色;江门万达广场建筑面积大,可以把五邑老街发展起来,建成特色饮食街、江门特色商品展销交易街等,集聚人气。

    “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推进商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刘志坚表示,在满足消费者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措施,积极引导商业体不断创新文化生活体验业态,如稳步建设夜间照明和景观,完善夜间公共服务,升级深夜食堂街区,同时探索发展青年“创意集市”、网红街区等新形式。努力通过品“侨都咖啡”、喝“江门茶饮”、购“五邑优品”和泛舟江门水道等体验,促进文化设施、旅游资源转化为商业发展的现实优势,提升江门对青年人的亲和力以及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