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推全域乡村产业振兴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望闻问切”做好泵站管理
以务实有力监督措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
AI“拥抱”非遗 为蔡李佛拳传承注入新活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蓬江区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助推全域乡村产业振兴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蓬江区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图为棠下镇五洞村稻田。 刘淑君 摄

    江门日报讯 (记者/胡晴晴 通讯员/杨青梅) 8月2日,蓬江区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科技支持乡村振兴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双方通过签约合作,让院地、院企合作成为蓬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助推全域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亚玲,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部主任袁显,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区委书记劳茂昌,区领导何锡基等参加会议。

    会上,双方围绕蓬江区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需求、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及做法进行交流沟通。劳茂昌代表区委、区政府,对省农业科学院历年来对蓬江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深入学习了解“一县一清单”科技服务模式,认为双方合作空间巨大。他希望,双方以本次签约合作为契机,密切围绕“搭平台、建基地、育人才、培龙头、强产业”等方面,特别是在侨都预制菜、杜阮凉瓜、五洞牛肉、五洞鳗鱼等特色产业链,以及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实施“百千万工程”院地合作新模式,广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全面合作,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吴亚玲表示,省农业科学院接下来将以蓬江区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集聚全院科技、人才力量,以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动科所、水稻所、蔬菜所、农经所为参与单位,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振兴,全力推进蓬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域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为蓬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院”动力

    近年来,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蓬江区取得了累累硕果: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拥有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3家(全市共4家),数量全市排名第一;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市首家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杜阮镇上巷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杜阮凉瓜文化节”“棠下五洞牛肉节”等已成为全区“农文旅”成功融合发展的名片……

    杜阮凉瓜如何“增量又保质”?鳗鱼产业如何“增量又增值”?观光农业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化面临的系列痛点、难点、堵点,该怎么破解?在与省农业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劳茂昌抛出问题,与来自水稻、蔬菜、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设施农业、动物科学(水产)、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各个领域的10多位农业“大咖”展开深入交流,为蓬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院”动力。

    抢抓发展机遇

    “在广东省刚刚启动预制菜产业园调研的时候,我就去过江门,蓬江区的江帆、美心等食品企业非常有优势。这次座谈会的顺利召开,离不开这些年我们与蓬江区建立的深厚合作基础。”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说。

    近年来,聚焦蓬江区“三农”工作,省农业科学院频频发力——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编制预制菜产业园产业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和指导。

    今年,省委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抢抓发展机遇,蓬江区也“动作频频”。聚焦“蓬字号”品牌建设,加快蓬江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目前北园区场平工程已基本完成,实现“三通一平”。成功引进颢腾正大等多个优质预制菜相关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成功培育杜阮凉瓜、棠下鳗鱼、荷塘冲菜等优质农产品;聚焦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打造良溪古村、“荷塘月色”、上巷“网红村”等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潮聚万贤”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初显。“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造“杜阮凉瓜文化节”“棠下五洞牛肉节”等三产融合名片。目前,蓬江区85%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农业“大咖”建言献策

    变革求存,向新而生。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离不开科技赋能。座谈会上,蓬江区方面系统梳理了产业振兴对农业科技的精准需求。

    针对预制菜产业中的中央厨房工厂规划建设、标准化食材采集、预制菜原料保鲜加工、新产品研发、营养餐配送、检验检疫、数字化动态监管等共性关键技术及设备,如何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面,应采取何种高效治理模式、设备设施?杜阮凉瓜品种推广过程,能否培育优质脱毒种苗……聚焦蓬江发展所需,与会农业“大咖”就各自领域,纷纷给出专业性指导建议。

    “如何发挥蓬江区优质食品加工企业优势?在平台支持板块,我们可以成立实验室,聚焦凉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支撑联系。”徐玉娟说。

    “蓬江区是江门市中心城区,农业土地资源非常珍贵。如何将农文旅结合,打造景观水稻?我们可以就品种的选育展开深度对接,让有限的土地空间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陈国荣说。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江彪认为,杜阮凉瓜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省内是非常有名的地方特色品种,经济效益非常好。“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一个省专业计划项目,对杜阮凉瓜品牌化的打造是非常有帮助的。”

    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亚玲表示,接下来省农业科学院将深入蓬江乡村一线开展深度调研,助推蓬江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全域乡村振兴,谋划蓬江特色、蓬江亮点,助力蓬江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县。(胡晴晴 杨青梅)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