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理论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辩证处理好网络政治参与中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坚持系统观念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发挥侨都文化魅力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主动对接深圳 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侨都文化魅力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著作选读》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的《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一文,是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章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强调“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江门有中国侨都的美誉,在侨都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五邑地区文化鼎盛、人才辈出、熠熠生辉。有杰出爱国人士陈白沙、梁启超、陈少白、李铁夫、陈垣等。据不完全统计,五邑民间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俗民风项目有100多个,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极具侨都特色。侨都建筑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我们作为身处中国侨都的高等院校,在思政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讲授中,要充分结合侨都的文化资源,发挥侨都的文化魅力,把课程讲深、讲透、讲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笔者认为,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全面了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深入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言道,因为了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践行。因此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首要举措就是要全面了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认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积极参与文化实践,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建设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第三要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水平。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课堂讲授要充分结合丰富的侨都文化资源,课外实践要充分利用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等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侨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为此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婵娟,作者系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副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