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奔赴“国牌” 实力认证
市民要注意防范4种疾病
降低近视的风险及程度
不让青春被“刺痛”
为生命续航!“0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颈椎手法复位治疗挽回听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综合医院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批
奔赴“国牌” 实力认证

呼吸内科团队开展经支气管镜气道肿瘤活检术。
呼吸内科荣获江门市中心医院110周年庆“学科发展杰出贡献奖团队奖”一等奖。

    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意味着一家医院学科已进入国内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的高水平梯队。

    日前,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江门市综合医院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次成功入选,是江门市中心医院专科建设在奔赴“国牌”征程上的首次突破,体现了医院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蓄势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未来,该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医院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呼吸内科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经验为引领,发挥对全院各专科能力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全面加快医疗高地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余新立 陈君 谭淑欣

    乘势而上 全面加快医疗高地建设

    历经百年风华,接过几代人的“接力棒”,江门市中心医院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入选广东省第二期20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成为我市唯一一所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医院。

    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江门市卫生健康局的有力支持下,该院乘势而上,全面加快医疗高地建设。在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首次跻身“A+”等级,位居三级综合医院前10%,并且多年来一直位居“艾力彼·地级市综合医院100强”排行榜广东地区前十位。

    这背后,临床专科能力是“硬本领”。在该院的战略发展目标上,专科建设工作被放在瞩目的位置——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区域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在此大格局中,“医院管理精细化,学科建设专业化”发展战略贯穿于每个工作细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安全质量。

    在大格局中谋划,在大担当中推进。

    为促进临床专科能力的提升,该院落实“一把手”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建立书记、院长主抓、业务院长负责、职能部门协调、临床各司其职的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医院“十四五”专科发展规划,明确专科建设任务,加强保障措施。

    而在医院“十四五”专科发展规划中,对专科进行分类建设与管理,其中对呼吸内科等五个重点建设的优势专科予以每年500万元/专科的建设资金支持。

    建科近40年 年门诊量超5万人次

    “我院在专科建设中,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如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才优先引进与培养。”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务部主任余新立介绍道。

    呼吸内科创建于1984年,已历经近40年的发展。2012年起,作为江门市中心医院的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获得医院持续加大的专项资金投入,更集聚了一批拔尖医学人才、建设了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发展前沿医疗技术。

    走进呼吸内科,可见这里开设病区2个,拥有病床114张,其中RICU6张(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认证),多导睡眠监测床位2张,并购置了硬质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仪、电磁导航机等一系列先进装备。目前,专科年门诊量超5万人次,专科抢救成功率超90%。

    近年来,呼吸内科团队勇攀技术高峰,在江门率先开展一项项新技术。江门市首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成功实施,从肺里“洗”出40瓶色如牛奶(约2万毫升)的液体后,饱受两年多咳嗽之苦的谭先生终于感受到了顺畅呼吸的快乐。江门市首例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肿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开展,将堵塞张伯气道的巨大肿瘤消融,主气管及右主支气管完全打通。

    这些都是提升专科诊疗能力、为百姓健康护航的生动注脚。尤其在2022年的三甲医院复审中,全院“一盘棋”,团队“一条心”,全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其中,呼吸内科团队有力提升了呼吸危重症救治水平,临床专科能力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路征程,一路高歌。今年,呼吸内科成功获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选后,面对更严格的考核,专科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诊疗能力和水平,形成高质量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呼吸内科主任仝金斋表示。

    勇担使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提升解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的医疗技术能力,是助力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为此,该院支持专科发展前沿技术,学习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及经验;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鼓励科室开展高、新、尖技术;柔性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近5年先后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知名专家教授16人。

    播下种子,结出硕果。余新立介绍:“近三年,我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150余项,多项技术创江门地区首例,部分医疗技术达省级甚至国家级先进水平。”

    作为江门市中心医院的重点专科,呼吸内科也健步向前发展。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呼吸内科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呼吸系统疾病医、教、研、防于一体,现代呼吸疾病诊治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

    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肩负着救治急危重症、培养专科医学人才、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等多重身份。它不仅拥有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分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点,目前还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近些年来,这个国家级的专科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江门市科技局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10项,发表高水平SCI论著20余篇。

    在集聚高精尖人才方面,呼吸内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队伍中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共5人;该院的党委书记左万里、院长黄炎明就出自该科。“我们还分批次、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人才,派出优秀骨干外出进修,带回呼吸介入、呼吸危重症救治、肺康复等方面的高水平医疗新技术。”仝金斋说。

    锚定中心任务,引领壮阔新征程。未来5年,该院将充分整合医院优质资源,建设设备优良、技术先进、人才杰出的呼吸专科“六大诊疗中心”,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组建高端医学人才队伍,发挥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力争3年内把呼吸内科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百姓信赖、广东著名、全国有一定影响力,集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人才培养,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粤西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