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出新风尚 练出精气神
新会一中学子在全国性竞赛中取得突破性佳绩
穿上“红马甲” 圆梦小记者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区持续推进武术进校园,学子乐享缤纷暑假
“武”出新风尚 练出精气神

江海学生利用假期学习舞龙。
孩子们参加武术公益培训班。

    江海区武术源远流长,素来有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暑假,江海学子不仅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还持续掀起一波习武尚武的新风尚。

    在校园、武馆、公园等地方,小小习武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热情高涨,跟随教练学习蔡李佛拳、太极拳、麻二佛家拳等不同拳种,在一步一拳、一招一式中强少年体魄,增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精气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潘诗欣

    教育部门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武术进校园

    抱拳、劈掌、侧踢……8月7日晚上8点30分,在江海区文化馆三楼训练室内,11名孩子刚跟着教练进行完体能训练,开始专心致志地练习蔡李佛拳,他们精神饱满,招招有力,虎虎生风。现场,7岁的陈品霖展示了头手倒立、前滚翻、后手翻等“技能”,打起拳来也有模有样。

    据介绍,这是江海区教育局和江海区文化馆、江海区体育协会联合开展的青少年传统武术公益培训,上课时间从7月17日持续至8月19日,逢周一到周五晚开课,以被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家拳、洪拳、蔡李佛等中华武术为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了解武术文化、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自觉成为中华武术的传承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中华武术因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外延,在启人心智、涵养品德、强健体魄上有着独特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江海区的学校将武术引进校园,通过武术文化教育、武德教育,涵养学生精气神,如景贤小学积极打造“传统武术精神”“传统武术套路”品牌,滘头小学学生醒狮习武,外海中心小学学生传承太虚拳……7月15日,江海区景贤初级中学还邀请外海太虚拳传人陈广伦作为特聘教练,成立武术社团,陈广伦为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攻防演练,大家充分感受太虚拳的魅力后,纷纷加入社团。

    这是江海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武术进校园的缩影。近年来,江海区通过开展武术教育活动、深化阳光体育活动、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打造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校园武术品牌,目前麻一佑启学校、新民小学、天鹅湾小学、江门市第十一中学等14所学校被评为“江门市侨乡武术特色学校”。

    各校积极响应 学生暑假“武”动校园

    中华武术进校园,强身健体扬国粹。一直以来,江海区各学校充分挖掘传承本土资源,通过组建社团、兴趣班、大课间等多渠道扎实有序推进武术进校园,即使在暑假期间,各校也不遗余力地让学生“武”出精彩。

    近日一个傍晚,在麻一佑启学校风雨球场上,一位少年正手执板凳,动作快速有力地“武”动着,只见他时而用横头凳接住棍枪,时而双脚一蹬从地上一跃而起,几十秒时间便将功夫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旁的教练李长根为他竖起大拇指。

    这是该校依托乡村少年宫,在暑假期间开展的蔡李佛武术兴趣班活动,共吸引21名学生参加。在为期24天的活动中,学员们每天下午4点30分准时来到这里进行1个半小时的学习。教练根据学员们的武术水平,先集体授课,后分组训练,将拳法、器械等套路项目一个个传授给孩子们。汤梓睿是该校一年级的学生,暑假参加了该兴趣班。“虽然只学了20多天,但他明显变得大胆和更爱运动了。”他的妈妈廖小连为孩子的变化感到欣喜。

    麻一佑启学校地处蔡李佛拳武术之乡麻一村,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连续十多年坚持打造“蔡李佛拳”品牌,孩子们在武术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7月29日,该校蔡李佛武术代表队参加2023年江门市传统武术公开赛竞赛,在集体项目中A、B两队分别拿下一、二等奖,在个人项目中共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成绩亮眼。

    无独有偶,7月18日—28日,中路小学也以武术社团太极队为基础,开展了为期10天的体验活动,老成员带领新成员一起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景象,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习太极让我获益良多,不仅增强了自控能力和抗压能力,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还获得了江门市传统武术公开赛女子儿童乙组传统太极短器械一等奖等奖项。太极是我们的国粹,我一定会坚持练习下去。”加入该校太极队将近3年的五(1)班学生黄靖麟说。

    学生自发学武 假期习武尚武蔚然成风

    暑假期间,江门一中附属小学、景贤小学、外海中心小学、江海区实验小学等学校还通过布置武术暑假特色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武术的丰富内涵,不少热爱武术的学生在学校的鼓励下,自发走进武馆,用行动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生活。

    8月4日晚上8时许,在麻二村篮球场上,20多名学员整齐列队,跟随麻二振武馆的教练进行麻二佛家拳练习,他们动作迅速、刚劲有力、精气神十足,不一会儿,汗珠已从额角渗出。

    麻二佛家拳在2022年被列为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四平马、丁字马、吊提马、女字马和骑梁马五个马步为基本步法。今年春季学期,麻二金紫学校将其引进校园,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追捧。暑假开始后,该校陈子龙、马芷婷等12名学生参加了村里这家武馆的公益培训班,继续学习麻二佛家拳和舞龙舞狮。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带上水壶,与其他学员一起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学武2小时。“我是通过学校的兴趣班接触到麻二佛家拳,目前已学习了佛家长拳、排字棍等,我非常喜欢。”陈子龙在练习间隙休息时说。

    礼乐二中初二(3)班学生张桦彬也说,他从四年级起便在礼乐一家武馆学习武术和舞狮,至今已有四年多。他认为,学武虽苦,但能练就自己勇敢坚韧、不怕困难的品质。“孩子学武后一改以往的调皮,听话了不少,我们非常支持他学武。”张桦彬妈妈的话印证了孩子的变化。

    此外,华兴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代表也在参加江海区妇联主办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和桥南社区举办的夏令营活动时,进行了武术操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新民小学的学生参加了武术义教活动,展现了江海学子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还有很多同学通过打卡身边的武术馆、观看武术电影、在家练习武术操等方式,将自己对武术的所学所思、所感所悟,创作成武术套路画册、手抄报、剪纸、作文等,习武尚武蔚然成风。

    江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挖掘武术的精髓和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开展校园武术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全面推广“武术+”模式,用武术文化滋养学生的精气神,助力学生全面多元成长。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