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侨都·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何美术大家对江门“厚爱三分”?
暑期文化场馆热起来 预约参观成新趋势
百名博士研究生走进江门 为文旅发展“把脉支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梁江江门书画展备受瞩目
为何美术大家对江门“厚爱三分”?

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作品种类多、水平高,整个展览看起来档次也很高,看着很享受!”昨日,市民刘先生来到江门市美术馆看了“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览后,由衷地感叹。

    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市文广旅体局联合主办,江门市美术馆承办的“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览备受关注。自7月28日开展至今,不但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前来观展,更受到包括中国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美术报在内的10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并纷纷报道。那么,为何这场展览会备受瞩目?为何美术大家对江门“厚爱三分”?记者就此展开了走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陆沿任

    见习记者 张泽彬 

    展览规格创新高 吸引众多媒体关注

    清新灵动又恢宏大气,不拘一格又浑然天成,当记者来到市美术馆,只见“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览规格、作品品质、展陈设计都非常高端,动用了美术馆6个展厅中的4个,并首次启用整个走道空间,展线长度接近800米,共分为“艺术行迹”“攀高望远”“以学养书”“移情入画”四大板块,全面地呈现了作者从艺50年来在艺坛行迹、史论著述、书法创作、绘画创作等多个专业方向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在江门市美术馆二楼中间楼道处,悬挂着一幅书写陆机《文赋》的书法新作,该作品全长16米多,看起来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篇幅的书法作品,非常震撼。”正在参观展览的刘小姐如是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办展的规格之高,是市美术馆举办过的展览中少见的,由此也吸引了众多媒体及市民的高度关注。市美术馆馆长王畅怀表示,本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两家国家级单位参与主办,办展规格属于业内最高标准,同时展览体量庞大、展品丰富,展出梁江先生近年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文献资料超过300余件,是市美术馆建馆以来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个人展览。

    “为此,我们历经一年筹备,以四个主展厅的规模推出此项展事,自7月28日开展以来,吸引了许多前来观赏的市民,也有不少来自全省各地乃至外省的观众,媒体报道更是众多,创下了市美术馆展览新闻报道之最。”王畅怀说。据悉,梁江书画展自7月28日举办以来,就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报道、中国美术报、文旅中国、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等10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游客区女士认为,展览的逻辑清晰、线路合理、环境舒适,通过举办这种展览,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邝积康则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在江门展出,让广大市民朋友们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也希望各位美术大家继续对江门“厚爱三分”,常来江门考察交流、传经送宝,多提宝贵意见。

    景仰侨乡文化与名人 选择江门办展

    用王畅怀的话来说,本次展览的高规格、大体量,与作者梁江的学术水平之高、个人成就之突出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梁江是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界前沿,且成果丰硕的著名学者、书画家和美术活动家,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巴西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评委和论坛召集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

    从艺50年来,梁江在多个专业方向取得丰硕成果,迄今发表的学术专著及论文达400万字,他所撰写的史论研究和切入美术现状的著述,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文笔优美享誉艺坛。同时,他的艺术修养深厚,多年的笔墨技艺磨砺使其书法和画作混入“南腔北调”,融合中西技法自成一格,由此吸引全国各地艺术爱好者的青睐,经常在国内各大城市进行展出。

    那么,为何江门能够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承办梁江书画展?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梁江。“江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名人深深吸引着我。”梁江告诉记者,江门作为侨乡,拥有深厚的华人华侨文化底蕴,而华人华侨美术更是近现代美术史的一大亮点,也是他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专家研究的方向之一。2019年,市美术馆耗时11年编撰成76万字的江门市首部华侨华人美术史专著——《井喷的年代——江门市五邑籍美术名家活动年表(1869—1949)》一书,后依托此书推出“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就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同时,将这个展览放在江门来举办,也是向陈白沙、梁启超、李铁夫等一批来自江门的文化先贤致敬。他们对中国近现代的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做学问的人,我非常景仰他们,深受他们的影响。”梁江说。

    他表示,这次在江门办展,活跃的文化艺术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门具备成为全国关注的文化强市条件。“立足于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江门应继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利用侨乡巨大的资源优势,兼容并包、努力创新,在新时代不断往前发展。”梁江说。

    江门艺术展览硕果累累 致力打造华侨华人美术之城

    梁江书画展成功举办的背后,是我市积极引入、打造一系列高质量、高规格的艺术展览。《江门市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文化供给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持续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侨都韵味的文艺精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023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完善高品质文体设施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加快市档案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打造“江门艺术季”品牌,集中力量打磨提升一批彰显侨乡精神、雅俗共赏的文艺精品力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门艺术展览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20年,经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评估定级,江门市美术馆被评为二级美术馆;202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江门市美术馆策划的项目“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从全国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10个优秀项目之一,创下当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美术馆;今年4月,江门市美术馆举办了“图述四梁——梁启超、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连环画故事陈列展”,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四梁”的故事并收录进《侨都江门名人画传》,获得了学术界的充分认可,该书及其故事音频均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与此同时,梁江本人对“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的办展质量也是赞不绝口。“本次展览组织严密、宣传效果好、质量高,虽然本次展览目前只进行了一个星期,但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吸引了多家国家级媒体进行报道。”梁江说。

    王畅怀告诉记者,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中,希望中国美术馆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截至目前,江门市美术馆在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三方面均做得比较好,但在对外交流方面略显不足。未来,江门市美术馆将积极响应号召,以行之有效的活动探索高水平的对外交流方式,使江门的展览走出江门、延伸往外,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同时,深挖、利用好江门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打造高质量、高规格展览,推动文化强市的建设,打造华侨华人美术之城,从美术的角度落实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