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
用心护航“最大的民生”
“夏送清凉”润警心
我市修订出台两个有关住房公积金的办法
江门市新型储能产业联盟成立
我市保税仓库接收首批中欧班列货物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始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用心护航“最大的民生”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江仁轩

    “我找到了合心意的企业并投递了简历,公司的福利待遇我非常满意。”近日,应届毕业生庞清燕在参加“才聚开平·侨创未来”2023年开平市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时表示,江门就业机会和人才政策多,对毕业生帮助非常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市始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8万人(同比增长8.2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8万人(同比增长8.9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1人(同比增长14.03%),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公司薪资情况如何?对专业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我们的团队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欢迎你们加入。”7月15日,在五邑华侨广场举行的“筑梦青春·就业启航”2023年广东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启动仪式——江门专场招聘会上,各个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当天线上线下共有195家企业参加招聘,为求职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岗位。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我市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服务“一号工程”,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创新推出高校毕业生“一院一策”就业服务,推动人社部门与驻市高校各学院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创新开展“学长学姐说”、求职直播探企、名企就业体验、院系专场招聘等小而精活动25场次,释放第一批政策性岗位超2000个,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79.49%,较2022年同期增加2.87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统筹全市事业单位稳定招聘规模,发动全市事业单位积极参加全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加快组织市直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工作,全市累计推出1700多个岗位开展招聘。

    “通过实施‘侨都青年人才全球汇聚行动’,开展‘乐业五邑 学子留江’‘乐业五邑 就在江门’等系列活动,走进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就业辅导,线上线下参与超8万人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与高校合作新建人才供给基地2个,组织全市人社系统开展各类人才研学、人才返乡交流等活动12场次,吸引超620名高校学子参加;赴省内外35家次高校招才引智,参与企业超500家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超2800人,全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

    “江通四海文脉长,育百年侨乡,门迎天下英才往,续写新篇章……”5月26日,市人社局对外发布《门迎天下才》MV,吸引众多网友转发。

    “整首歌创新采用演唱+rap的形式,将江门的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人才政策、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入歌词中,既展示了江门欢迎八方英才前来共创未来的期盼,也展现了江门充满青春活力、开放创新的形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MV在五邑人社公众号的浏览量超过22.2万,还得到了众多媒体转载发布,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我市充分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以高水平就业创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市制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完善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释放创业动力;完善“一园多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与香港城市大学、澳门青年联合会等11家港澳院校、团体签订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港澳青年到江门考察交流活动20场,吸引超500人参与,累计引进港澳项目120个,带动204位港澳青年就业;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达到23家,累计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次。

    此外,高规格筹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创业专题赛、第五届江门市“乐业五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启动2023年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申报工作,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建设“就业驿站”延伸就业服务

    为进一步拓宽零工群体就业渠道,今年,市人社部门联合邮政系统在全省率先共建“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模式,创新打造“邑就业”江门特色零工就业服务品牌。

    “我们在‘零工市场’开设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窗口,提供求职招聘登记、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职业发展、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各县(市、区)建设7个县级“零工市场”,以点带面,辐射引领,构建覆盖城乡、立体多元的“零工市场”网格体系。

    此外,我市主动借助“就业驿站”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今年我市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青年安居住房、“职工之家”、银行站点、工业园区、大型商业体等设置“就业驿站”,努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目前,市、县(市、区)“零工市场”已基本筹备完成;在重点交通站点、邮政及邮储银行、“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大型商超等建设“就业驿站”48个;推出24小时线上无休招聘专区,创新设置“数字招聘专区”,推行无纸化面试,提高招聘效率。

    同时,开展“人社局长千企行”活动,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超2000份,访企拓岗超1600个。创新推出“逛街式”求职、“人才夜市”“百校对百企”等招聘活动,组织全市人社系统开展招聘会245场次,9253家次企业提供岗位约18.9万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超5.5万人次。深入实施首席服务官和就业服务专员制度,精准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完善用工动态监控制度,对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实现“一企一策”,有针对性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