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盘踞山水 蹲守笔墨
南瓜棚下好乘凉
孩童时代拾穗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踞山水 蹲守笔墨
——李国雄其人其画
中国画《恬淡悠然》 李国雄/绘

    陈川泓

    7月上旬,“初心不忘——李国雄中国画作品展”在鹤山李铁夫美术馆举办,展出青年画家李国雄的100件作品,呈现他20年来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轨迹,以及和谐、静穆、深幽的艺术风格。

    李国雄的国画启蒙老师,是著名的国画家温水源先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李国雄对中国画有了全面的认知。李国雄一直“盘踞”的鹤山是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故里,浸润其间的李国雄,作品充满人文诗意情怀;而艺术观念和绘画技法的突破,使他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形式感,以及开放、兼容、融通中西的跨越之美,颇具当代性。

    个性鲜明的艺术样式

    20多年来,李国雄在观念、技法、题材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他热衷于尝试新的技法和风格,从传统笔墨中汲取营养,再与自己心中的意象结合,在最后的转化中实现独立的艺术性;他在守住传统根基的同时又能规避掉传统中国画中的油腻味,不陷入笔墨游戏,找到可以突破的边界,经营出一片可以让自我生存生长的空间。

    他以一种看似最笨拙的方式真诚地实践着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对艺术理论也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在他看来,创作应该开拓全新的艺术形态图式,这种图式不是笔墨的游戏,而是一种精神性图像,他力图赋予作品传达出他所推崇的、纯真和质朴的内在美学意蕴,潜藏、折射着他内心的理想境界。他遵从自己崇尚自然的内心,摒弃传统绘画的经验主义,消解创作过程中的行为惯性,赋予了作品以叙事性与个体特征,形成独立范式。他的每幅作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生命的激情。也许这才是艺术最深沉也是最令人动容的意义。

    也许对艺术家而言,重复不是问题。但是如何做到个性鲜明而又规避“标签式”的风格,这才是永远的艺术命题。

    淡化价值的审美理想认知

    也许是因为职业惯性与生活环境使然,李国雄应该是比其他画家要更多地关注艺术市场,更加关注大众审美走向,更多地进行艺术市场需求层面的思考。但他同时又是个具探索精神的画家,他的这些关注和思考,于是就带着特定的思路与视野;他的观察和表达,自然就与传统中国画的标准范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李国雄的艺术阅历,他的生活、工作、学习与创作的环境,使他必须时刻思考并面对各种敏感关系,这让他对艺术规律、对艺术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比其他艺术家更为深刻。他没有陷入市场的束缚,而是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冷峻演绎超现实主义的创作与思想。

    李国雄深谙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的交锋,深知哪些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只能作学习与转化;哪些部分还有可以突破的边界,可以为自己的学习发展找一个生存缝隙。李国雄作品呈现的状态,很具个人化,有时候更像是在完成他个体的一种诉求,一种使命,充满一意孤行的沉重。这容易使艺术家的探索与社会认可度产生偏差,得不到应有的评价。他的这种执着与努力,以一种思考者的真诚与勇气,正在开拓出中国画创作的一片自留地。

    李国雄走的是一条孤独但坚毅的、感受自然的旅程。很慢,但经由时间的沉淀,他显然收获颇丰,所以他近些年屡屡在各种展览中入选、获奖。然而不管他愿不愿意,他时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面对大众品位和自我艺术理想的冲突,如何找到吸引大众的那个共鸣点,而不仅仅是感动自己、赢得奖项?

    折射禅意的画境

    与同道有所不同的是,当人们更多地去关注民族性这一问题的时候,李国雄可能更多地去关注中国画的当代性问题。他以颂咏自然风景为自己的理想寄托,他的内心世界总拥有与自然对话的专注和宁静。如何实现景观再构和创造,将感受的山川丛林与观念的景物整合为一,无论从精神内核还是形式表现,李国雄经历了从认知到表达、从构成到重建、从审美内视到景观再构的过程。而这绝不是绘画时的一些小感觉、小情趣,他需要深刻的体悟,需要大量的学习与研究,更需要哲学式的思考。

    李国雄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他正在成为一个这样的艺术家:倾听并记录飘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自然的声音。因而他的风景是写生也是创作。他在当代构成中找到简洁的规律,努力去表达一种时光积淀、精密森严、均衡沉稳的秩序感。他在水墨晕染中糅进了光的运用,他借助光的滑动来强调山体的质感,隐藏在微光下的墨色线条,隐忍、内敛、不语,充满了神秘的原始魅力。他的水墨山水画创作构图平远,笔墨的虚实处理使画面空间延伸,以无色之相表达高山流水,从虚无之境寻求精神慰藉,自然和谐的意境中充满着禅味,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平静与安宁。

    置身美术大省的广东画坛,年轻画家能脱颖而出,非常难。假以时日,相信李国雄会被推到“独立画家”的位置上,他的作品,将打动更多的人,并在人们心中留下历久弥新的美好。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