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拥抱“智”造 西行寻“机”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加大保险预赔付力度
迎难而上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这场“招聘夜市”接地气有人气
江门原创歌舞剧《戴爱莲》入选
侨乡龙舟队在世锦赛夺金摘银
我市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迎难而上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专业人士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举措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复苏态势、政策举措怎样更好发力?围绕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但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持续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展现出强大韧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刘雪燕认为,面对全球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依靠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及较为安全的能源粮食保障体系,采取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确保了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闫敏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是有发展质量的增长、有民生保障的增长,展现出抵御冲击、赢得长远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上半年,东部地区发挥领跑作用;东北振兴发展后劲持续积蓄;中部地区动能转化势头良好,粮食供给、先进制造业“脊梁”功能凸显;西部地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四大板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区域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区域平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张燕分析说,总体来看,区域发展协同协作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区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区域经济表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和长期向好态势。

    今年,我国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向深入推进,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张燕说,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联动性协调性,积极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地方有效投资,发挥经济大省对全国经济复苏增长的支撑作用,充分激发地区发展潜力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围绕多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经营景气度呈现出小幅恢复态势,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意见针对性回应了民营经济的核心关切。未来一段时期,要结合民营经济发展切实面临的问题,推动意见落实落细,尽快出台配套干货多、实效足、力度强的支持举措,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一揽子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市场预期正逐步好转。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主要着力点和紧迫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当前我国恢复和扩大消费还存在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制约因素。

    王昌林表示,接下来要着力把扩大消费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位置,以激发经营主体动力和活力、稳定就业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等为重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说。

    李慧表示,下一步,抓好已出台和已部署政策的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抓紧研究储备政策,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及早出台有关政策举措,促进消费稳步恢复和扩大,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帮助经营主体恢复元气、站稳脚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